-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
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
血液时白细胞为止 5000~10000 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 50~
70%;嗜酸性粒细胞 1~4%;嗜好碱性粒细胞 0~1%;淋巴细胞 20~ 40%;单核细胞为 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 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
的百分比发生变化, 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 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
晩鄌回閳呀。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 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
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
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 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 还可见
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 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 寄生虫 病(如阿米巴痢疾或 钩虫病 )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 - 雷登伇気销详銄僀
( Charcot-Leyden )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 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 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文献报道,对 10000 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 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 而中性粒
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 65 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
梗死的危险性越大。 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 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 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 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
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 (WBC)
白细胞计数( 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 旧称白血球, 是机
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 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 (多用稀乙酸溶液)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 红细
胞后,滴入庆数盘中, 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 经换算即可求得
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 WBC)正常值:
成人 ( 4.0 ~10.0 )× 109/ L;儿童 ( 5.0 ~12.0 )× 109/ L;新生儿( 15.0 ~20.0 )× 109/ L
白细胞计数( WBC)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 性感染、尿毒症 、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 白血病 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 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 X 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如下: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 法定比例 百分率
杆状核 0.01 ~0.05 1 ~5%
分叶核 0.50 ~0.70 50 ~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 ~0.05 0.5 ~ 5%
嗜碱性粒细胞 0 ~0.01 0 ~ 1%淋巴细胞 0.20 ~ 0.40 20 ~ 40%单核细胞 0.03 ~ 0.08 3 ~8%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变态反应, 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 、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何杰金氏病、 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 放射病 、细胞免疫缺陷等。
(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 等;减少无意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