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板块拼接到圆融自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板块拼接到圆融自洽 摘 要:21世纪以来,为突破散文写作小格局、小物象风格,散文的结构方式开始借鉴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他多种文体模式,出现了跨文体创作趋势。近年来,傅菲的散文一直在尝试跨文体写作实验,他打破各种文类的疆界,以最大限度的努力去创造新颖别致的散文结构,将自己蓬勃的激情和深邃的思索融入散文创作中,从最初的拼贴叙事到日臻成熟的散文话语系统,以独特的叙述方式、话语转换和形式创造,展示着对生命体验、审美情趣等多质的、多层面的、多角度的追求,表现出对散文世界的默默努力和开掘。 关键词: 跨文体写作 小说笔法 诗性表达 拼贴叙事 关于“跨文体”散文创作,差不多在二十年前就已出现。1988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从第一期开始,就设置了“新散文”专栏,推出了张锐锋、庞培、钟鸣、于坚等散文家的“新作品”,并在该期发表相关理论文章,倡导散文的“无边界创作”和“综合创作”,明确打出了跨文体创作的旗号,引起文坛的极大关注。{1} “跨文体创作”是一种为文体增添新质的创作方式,指的是打破各种文体彼此相隔的疆域,融会诸如象征、隐喻、诗象、魔幻、意识流等多种艺术手法,抑或吸收现代音乐、绘画、建筑、小说、诗歌以及大自然的原始气息等诸多艺术新启示,在散文文体中植入诗歌和小说因素,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一创作方法冲毁了传统散文文体的阅读期待,形成某种偏离,达到了重建散文阅读张力场的效果。这种新添的特质与文体原有肌理融会贯通、和谐共生,是对文体固有美学特性的不断丰富和补充,因而是一种难度很大的创作。{2} 江西散文家傅菲知难而上,欣然接受了这一高难度的挑战。在他看来,创作的高度是由深度和维度共同构成的,创作的理想状态既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又要考虑到适当的维度,而散文的跨文体创作恰好兼顾到了这“两度”,通过借鉴其他多种艺术类型的表现手法,为提升创作高度开辟了蹊径。 作为一名有着清醒文体意识和文学理念的散文家,近十年来,傅菲一直在跨文体创作散文的道路上摸索与实验,从以乡土叙事为主的《星空肖像》(20XX)和《南方的忧郁》(20XX),到以身体叙事为主的《饥饿的身体》(20XX),其创作中先后吸纳了小说、诗歌、电影等体裁的形式质素,不断拓宽着散文的边界。经过十年砥砺,其散文创作从最初时对其他文体形态的简单植入、琐碎拼贴,到后期的圆融自洽、如鱼得水,创作手法日臻成熟,语言表达更加练达简约,他的跨文體创作在全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拟就其散文跨文体创作方式演进和独特的创作手法进行论述。 出生于赣东北农村的傅菲,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极其深刻,他以散文家的血气和精神内核,构建出一个力量与美感并存的文字帝国,以悲悯之心关注草根人物的生存状态。在他的“饶北河”系列散文中,饶北河与枫林村作为重要的意象,暗示着时间与生命的息息相关。通过对底层、沉默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折射出生命的隐痛与荒凉,体现了普通人身上凸显出的纯真人性和美好品质。读者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由爱而生的人文关怀。此外,他的散文中还蕴含着强烈的在场感——通过生活层面、身体层面、自然层面以及灵魂层面的多层次交织与碰撞,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生活,放飞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下不少散文作者仍是戴着面具进行创作,给人端着的感觉,而傅菲的散文则是用生命去体验感受文字,通过大量的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灵魂与肉体的反思,在饱尝人间烟火中给人一种活色生香、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在真实、接地气中透射出文艺风格和哲理蕴含。 一、板块拼接:跨文体创作的初次涉水 早年写小说的经历,使得傅菲对跨文体创作的最初尝试选择了对小说笔法的借鉴,体现在散文中对叙述的重视,扬弃了过去之偏于抒情、说理,转而注重事件、场景的营构,在《星空肖像》和《南方的忧郁》中都有大量篇幅体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在散文《耳畔萦绕的雨声》(选自《星空肖像》)中,作者回忆了青葱岁月的点滴往事,描写了家人、朋友、邻里的故事,细节的展现往往接近小说的虚构性手法,表现出艺术的真实,大段纪实的笔法把中学同窗好友的逸闻趣事娓娓道来,如电影画面般给人以深刻印象:“另一个食量惊人的同学,是石人来插班的缪小峰。他一餐分两次吃,上半餐半斤,不要菜,边走边扒饭,从食堂走到寝室,饭没了。舀几勺霉干菜放在碗底,他小跑地走到食堂,再要八两。他的肚子好像饿得特别快,最后一节课,他的眼睛盯着悬挂在走廊上的长铁片,打铃的老师手拿铁锤,晃悠悠地走到铁片前,铁锤举起来,缪小峰已经把碗抱在胸前,他做好了随时冲锋的准备,冲向食堂,抢占窗口。”生动传神的描写,折射出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青春发育期少年的生活图景。 在散文集《南方的忧郁》中,以散文形式解构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的真实的乡村——枫林村,这是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