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位于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九节,内容包括了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所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教学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为高一新授实验课,实验课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的实验时间,给学生高度的自由度,让学生接触实验,感触实验,领会实验。再结合我校的“问——讲——练”的三五五教学模式,体现高一实验课的教学特点。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机械能。
2、验证机械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2、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归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物理实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机械守恒定律。
难点:通过分析判断演示实验来得到关系。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三五五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高拍仪,微课,实验室器材
学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分析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
[实验目的]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定性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原理]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导线、带铁夹的重锤、纸带、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按如图1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并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计时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再在距离0点较远处开始选取相邻的几个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的高度h1、h2、h3……
6.应用公式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n和动能的增加量,进行比较,并讨论如何减小误差。
[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3.利用方法进行验证时,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1、2点间距接近2 mm的纸带。(为了保证纸带上第一个点的速度为0,此时前两个点的间距约为)
4.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为了减小测量h时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
5.实际上重物和纸带下落过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动能的增加量要小于势能的减少量。
[数据处理]
连续打两点的时间间隔T= s、重锤质量m= kg
序号
重锤下落高度h(m)
速度v(m/s)
重锤减少势能ΔEP(J)
增加动能ΔEK(J)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1
2
3
[结论]:
六、教学反思
1、教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本课的教学采取的是“三五五”教学模式设计与实验课相结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近,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实验的规范性。
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课的形式,通过向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全面掌握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再通过微课形式让学生对本实验有一个更形象具体的认识。合理安排分组,随时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提出的实验疑问进行启发性解答,并注意收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统一讲解。对于少部分实验不理想的小组,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时间重新进行实验,直至完全掌握。再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提高,让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会本节课的知识点。
3、教师语言表达不够精简,教姿不够成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总是担心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记忆不够深刻,因此对这部分进行了多次重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_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Return of the White Bike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magic of the mask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magic of the mask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之语序不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之语序不当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音乐_音乐鉴赏 生活之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7).doc
- 高中生物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课件设计(精选7).ppt
- 高中英语_Sandstorms in Asia 拓展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andstorms in Asia 拓展阅读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通用技术_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通用技术_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化学_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山岳地貌及景观特点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word完整版)10kV配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养老院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VIP
- 【沙利文】全球及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独立研究报告.pdf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成果转化合同8篇.docx VIP
- 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法律(法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2浙ST19壁挂式轻便消防水龙及室内消火栓安装.pdf VIP
- 2025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VIP
- 《GB/T 20882.3-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 第3部分: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pdf
- 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典型例题解析.docx VIP
- 公司员工在职证明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