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后汉书丁鸿传》原文及翻译.docxVIP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后汉书丁鸿传》原文及翻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汉书 丁鸿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 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 ,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志 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 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乃挂縗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 “鸿 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 任茅土。 前上疾状, 愿辞爵仲公, 章寝不报, 迫且当袭封。 谨自放弃, 逐求良医。 如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 骏。骏乃止而让之曰: “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 《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予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 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赐御衣及绶, 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 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 ”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 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 宪及诸弟皆自 杀,六年,鸿薨,赐赠有加常礼。 (节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 【注】袭封,子孙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 译文 : 丁鸿字孝公, 颍川定陵人。 父亲丁林, 字幼春, 被封为定陵新安乡侯, 食邑五千户, 后来改封为陵阳侯。丁鸿十三岁时,跟从桓荣学习《欧阳尚书》 ,三年明白了章句,善于辩 论诘难(争论焦点问题) ,担任都讲,于是立志深造,穿上布衣,挑着行李,不远千里求学。 起初, 丁林跟随世祖征伐, 丁鸿与弟弟丁盛居住在一起, 丁鸿怜爱丁盛幼小而和弟弟一起过 着贫寒清苦的生活。等到丁林死后,丁鸿应世袭受封,上书欲让国给丁盛,没有得到回批。 已葬父亲,丁鸿于是挂孝服于庐墓而溜走了,留信给丁盛道: “我贪读经书,不顾恩义,年 少就随师学习,生不供养父母,死不能尽孝道,皇天先祖,并不保佑帮助,我身受大病,不 堪封爵。前次上书言明病情,愿辞爵给弟弟,奏章搁置没有回批,时间迫近当袭封爵土。谨 自放弃袭爵,到外寻求良医。如果病治不好,死在沟壑算了。 ”丁鸿起初与九江人鲍骏一同 侍奉桓荣, 两人非常友善相待, 等到丁鸿逃离封爵,和鲍骏在东海相遇,丁鸿假做癫狂不认 识鲍骏。鲍骏就挽住丁鸿并且责备道: “从前伯夷、 吴季札处在乱世,所以得申其让国之志。 《春秋》之大义,不因家事废王事, 现在你以兄弟的私情而断绝父亲不灭的基业, 可以说是 聪明吗?”丁鸿很受感动,流泪叹息,于是回去就国,开门教授学徒。鲍骏也上书称丁鸿经 学至行,显宗认为丁鸿非常贤能。永平十年 (68) 皇帝下诏征贤,丁鸿到了即被召见,皇上赐 御衣及绶带,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等礼遇。不久,拜为侍中。 永平十三年 (71) ,兼射声校尉。 建初四年 (80) 徙封为鲁阳乡侯。 肃宗诏丁鸿与广平 1 王羡和诸儒,在北宫白虎观讨论《五经》的异同。丁鸿因为才学极高,辩论诘难最是明了, 诸儒们称赞丁鸿,皇上也多次嗟叹赞美丁鸿。当时人们赞叹道: “殿中没有第二个丁孝公。 ” 丁鸿多次受赏赐,被提拔为校书,于是代替成封为少府。 门下从此更盛,远方来门生达数千 人。和帝即位,丁鸿升迁为太常,永元四年 (92) 代替袁安担任司徒。这时窦太后临朝执政, 窦宪兄弟各擅威权。 丁鸿借日食,上书陈事。 书奏呈上十多天,皇帝派丁鸿行太尉兼卫尉之职,屯于南、北宫。于是(皇帝)收缴窦宪大将军的印绶,窦宪和诸弟们都自杀。永元六年 丁鸿死了,赐赠比常礼有增加。 2

文档评论(0)

188****78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