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面对责任的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面对责任的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第二节 《面对责任的选择》教学设计 课标具体要求: 三 2.3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材内容分析: 第六单元十三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按照认识责任、选择责任、承担责任的逻辑关系进行学习。本课主要解决“选择责任”这一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责任的选择》通过对一些事例的分析,讲述承担责任的代价、好处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使大家明白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逃避责任、推卸责任,承担责任会给个人、别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带来益处,不承担责任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引导大家学会如何选择责任和勇气和勇于面对责任。 本课主要有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主要谈责任的代价和意义,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引导学生能辩证地看待责任,积极地面对责任。第二层次“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主要讲述不承担责任对个人、他人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从反面进一步论证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如何辩证地认识责任问题,是学会承担责任必须要解决的前提问题。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往往让人望而却步,是目前存在的社会现实问题。但代价付出的背后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更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去体验、领会责任的意义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关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同不负责任的行为和个人作斗争,维护社会正义正气,维护道德和法律。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意义;明确不承担责任的种种不良后果;通过对责任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的分析,得出面对责任的应有选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不承担责任的不良后果。 教学难点: 在比较中认识负责任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提供看视频、生活图片、小组竞赛,列举事例等)通过呈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形成观点——归纳提升的方法,激励学生体验、求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采用事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教学准备: 制作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校园剧场 你说我说】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要进行班干部改选,对于当班干部的问题,同学们发表不同的看法…… 请讨论交流。 该不该当班干部 观点一:该 理由: 观点二:不该 理由: (小组谈论,代表回答)   教师归纳:该不该当班干部,也就是面对责任确实有很多现实的东西让我们觉得迷茫。那么,在面对责任时我们应如何选择呢?这就是我们要共同探究的课题:面对责任的选择。   (设计意图:从热点入手,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抓住学生的心理倾向。多数学生存在共同的心理:想担任班干部却又担心给自己带来麻烦。教师在肯定学生善良的本性的同时,对学生的想法表示理解,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进一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自然而然导入课题。)    (二)目标导学 多媒体展示目标 学生自主认读 (三)预习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收集学生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听事迹——悟道理1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文波的事迹:守礁二十年的南海卫士 事迹简介: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南沙气象复杂,台风较多,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时风力常常都很大,如果预报不准,就会给南沙值班的舰船带来危险。目前,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无论狂风暴雨、酷暑高温,李文波都要到现场观测。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