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 要 
    为安全、科学和有效的缓解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速效磷严重不足的问题,拟 
通过挖掘植物根际高效溶磷菌资源来提高可供植物利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本研究利 
用Pikovskaya   (PVK )琼脂培养基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根际土样的分离菌株进行了筛选,利用16S rRNA 基因与基因组测序技术明确菌株的分 
类地位,并测量菌株在不同磷源液体培养基中的溶磷量。综合筛选出溶磷能力较强的 
菌株YJ101 与YJILJH ,并测定了两株菌在不同磷源液体培养基中产生吲哚乙酸的能力 
以及与产吲哚乙酸有关的基因(ipdC、trpD、trpA )的相对表达量,初步探究了YJ101 
与YJILJH 的促生机理。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测量了接种YJ101 与YJILJH 菌液后白 
三叶的含水量、鲜重及土壤中的有效磷、全磷等指标。在大田试验中,将YJ101  菌株 
接种到苹果园行间种植有白三叶的土壤中,分析了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进一步通 
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接种YJ101  菌液的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白三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 
落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1)本试验共筛选出7 株溶磷菌,分别为YJ101 、YJH 、YJILJH 、YJK 、YJM 、 
YJP 、YJQ 。其中:YJ101 和YJILJH 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 )细菌;YJH 和 
YJQ 为西地西菌属(Cedecea  sp. )细菌;YJK 和YJP 为布丘氏菌属(Buttiauxella  sp. ) 
细菌;YJM 菌株为泛菌属(Pantoea sp. )细菌。 
     (2 )7 株菌株的SI 值为3.42~4.39 。YJ101 对卵磷脂和磷酸三钙的溶解能力均最 
强,分别为387.324 mg/L 、711.35 mg/L ;YJP 最弱,分别为72.13 mg/L 、291.15 mg/L 。 
     (3 )将YJ101  与YJILJH  的 16s  rRNA  基因、框架图测序结果分别提交至NCBI  
GenBank  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 MK691488 、MK101025                   和 WJU、 
WJU。综合分析确定YJ101 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 
YJILJH 为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 )。 
     (4 )盆栽试验表明,YJ101  与YJILJH  均能促进白三叶生长;能增加土壤有效磷 
含量 (P 0.05 ),其中施YJ101 、YJILJH 菌株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33.05 mg/kg 、 
41.92 mg/kg 。 
     (5 )YJ101 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中产生的吲哚乙酸分别为54.33 pmol/L、40.82  
pmol/L ,YJILJH 分别为45.34  pmol/L 、55.95  pmol/L 。YJILJH 和YJ101 合成吲哚乙酸 
的途径可能与色氨酸侧链途径和吲哚-3-丙酮酸途径有关;当培养基中有无机磷存在时, 
两个菌株的吲哚乙酸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只与色氨酸侧链途径有关。 
     (6 )大田试验表明,接种YJ101 菌液后,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40.06% 。在添加 
YJ101 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发生了变化。在门的水平上,接菌土壤中的酸杆菌 
门(Acidobacteria )、芽单胞菌门 (Gemmatimonadetes )与蓝藻门(Cyanobacteria )的数 
                                      I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量减少,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的数量增加;在科的 
水平上,接菌土壤中的甲壳菌科(Chitinophagaceae )的数量增加,梭菌科 
 (Pyrinomonadaceae )与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 )的数量减少;在属的水平 
上,对照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的数量增加。 
    关键词:磷酸盐溶解;吲哚乙酸;白三叶生长;土壤有效磷;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