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概论 (11)服装艺术造型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关于西安鼓乐韵曲的几个问题 1. 韵曲的原则 西安鼓乐的韵曲是将工尺谱进行润腔,使其旋律更加流畅、更加丰富,因此而带有一定的即兴性。 但在韵曲中有两个根本性的原则需要把握:一是不能离开原谱的“尺寸”(或称“本腔”);二是不 能失掉鼓乐的固有风格。 鼓乐所使用的工尺谱,与一般工尺谱一样,是一种记录乐曲骨干旋律和主要板眼节拍的框架性乐 谱,音乐中的花彩和音乐风格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韵曲和演奏者的实际演奏体现出来,而对于韵曲者而 言,要依据其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习惯对乐曲进行适当的润饰和加花;另一方面,也不能脱离乐谱做 过于琐碎和任意的加花装饰,不能离开原谱所规定的“尺寸”,即所谓的“乐之框格在谱,而色泽在 唱”。此外,对于鼓乐而言,韵曲者所韵的乐曲还须保留鼓乐的基本风格,所加花彩如果超越了鼓乐 的固有风格也就不能称其为鼓乐了。这是韵曲者必须把握的两个原则。从上面所分析的曲目来看,鼓 乐艺师们在此方面都掌握得很有分寸。 2. 韵曲中如何对待原谱 从上面的韵曲来看,原谱标记有“哼哈”的地方,一般都有润腔,但有时有标记的地方 不一定都用“哼哈”,没有标记的地方不一定不用“哼哈”。这是因为,工尺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谱面上所标记的“哼哈”,一般是前人或他人所加,而后人在韵曲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情趣对乐曲有 不同的处理,可能会在有标记的地方不去加润腔,或者在没有标记的地方加上自己的润腔,这些都是 在乐曲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正是靠着艺人们不断地对鼓乐进行丰富和完善,鼓乐才得以传 承至今。 所以,从乐谱的角度来看,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鼓乐谱中有许多乐曲中记载的“哼哈”在实际的 唱奏中已经丢失了不少,因此,为了保留住这些“哼哈”技巧,在传承的过程中,有许多“哼哈”便 被艺人们直接加进了乐谱中,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的乐谱比之从前较为古老的乐谱,增加了很多 谱字的原因。 3. 润腔的旋律特点 “哼哈”多以旋律音的同度音、大小二度音、大小三度音等级进来润饰,偶尔会出现四度、五度、 甚至六度音程的跳进。 4. 润腔所用衬字的规律 鼓乐所用衬字不多,无外乎“哇、呀、耶、哎、外、啊”等字,一般来说,各谱字所用 衬字的规律为:五—哇,乙—也,尺—哎,五—外,工—啊,凡—呐,等等。衬字使用的目的主要是 为了连接谱字,使谱字与谱字之间的过渡更加顺口,旋律更加连贯流畅,易于传唱。 5. 韵曲风格的总体规律 各个乐社艺师的韵曲风格各异,但总体的规律是:鼓乐老艺师的韵曲风味比较浓厚,擅 长吹笛的艺师韵曲比较动听。 6. 影响韵曲风格的几个因素 (1) 师承关系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个人韵曲风格的形成。 韵曲读谱是西安鼓乐传承的基本环节,也是所有鼓乐演奏者的必修课程。不管是何种乐 器的演奏,在演奏乐曲之前,必须要先熟读乐谱,而且要在同一艺师的指导之下进行学习,求得板眼、 节奏、哼哈的一致[1] 。在此基础之上,在演奏时,才能保证既有同一性又有个性。 这样,每个人的师承关系,便成为其日后学习鼓乐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韵曲更是首当其冲的 重要环节。由于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韵曲风格和特点,在教授徒弟时,这些风格与特点也随着乐曲的 传授而一并传承了下去,并成为他们演奏的主要依据。 李石根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关于教授韵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说:“一个有修养的艺师, 在向艺徒传授乐谱时,一般在‘哼哈’技巧上并不要求繁难,也不追求过多的花彩。”[2]这是从传授 韵曲的角度而言,从今天我们能够听到的韵曲来看,也确实是这样的。艺师们的韵曲基本上都比较严 格地遵照着工尺谱原谱,在忠实于原谱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的加工和创造。因此,可以说,师承关 系直接影响了个人韵曲风格的形成。 (2 ) 所掌握乐器的不同,是形成不同韵曲风格的重要因素。 在鼓乐中,笛子是主奏乐器之一,旋律富有装饰性,活泼华丽;笙作为伴奏性乐器,以匀称的节 奏和和声配合音乐的进行,主要起烘托旋律的作用。因此,民间有所谓“拙笙、巧管、浪荡笛”的说 法,就说明笛子与笙在乐器性能与配合上的不同特点。因此,从鼓乐的韵曲来看,吹笛子的艺人,其 韵曲就比较花哨,旋律婉转动听;而吹笙的艺人,韵曲就比较简单、直接,较少装饰。赵庚辰老人的 韵曲,耐听,有味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鼓打得非常好,他在韵曲时,通常会用一个 竹签子来击拍,无形中增加了韵曲的韵味。 (3 ) 个人鼓乐修养的高低,决定了韵曲韵味浓厚与否。 个人在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