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docx

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佚名 时间: 2007-11-22 12:18:00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简称吸入)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 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发或加重吸入治疗过程 中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 难等,危重患者表现尤甚。对 我院ICU病房三年来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感染和大手术 后病人的吸入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达到理 想治疗效果的方法。 临床资料 我院设立综合性 ICU 病房, 收治各类危重病人 ,仅对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接受 超声雾化吸入持续24h以上者进行统计,其中COPD^并肺感染患者32例,年 龄61?93岁,行气管插管腹部大手术 后患者36例,年龄41?86岁,胸外直 视心脏手术后患者20例,年龄4?42岁,以上病例均在血氧饱和 度监测下行 吸入。选用北京产亚都牌YC-Y800型超声雾化器。 影响因素及护理 2.1 卧位的选择 通常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COPD者尤其明显,合并肺感染后,肺 泡、支气管炎症水肿加重呼吸做功。年老体弱、病史长者,呼吸肌疲劳,肋间 活动度减弱,致呼吸浅快,潮气量下降。幼儿横膈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 术后无力,常因切口疼痛不配合深呼吸,使肺活量降低。 所以,采用仰卧位吸 入治疗,COPDI者吸入较短时间即出现呼吸费力、面部表情痛苦,血氧饱和度 明显下降。胸腹部术后患者述切口疼痛,拒绝深呼吸。根据疾病的特点,在病 情相对稳定加 之心电监护条件下,我们对 COPD者中症状较轻、咳痰有力者 采用半坐卧位,而 5 例意识模糊 、咳嗽无力者则取侧卧位,床头抬高 30°, 吸入后及时叩击背部,吸出痰液。术后患者将床头抬高 30°?50°,此卧位使 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腹部肌肉松弛,缓解深呼吸时引起的切口疼痛, 提高呼吸深度,利于雾滴在终末细支气管沉降。本文 88 例患者采用上述体位 后,均延迟并减轻了不适症状的发生。 2.2 雾化量的调节 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 COP[患者多为老年人, 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 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可导致憋 气、呼吸困难。本组32例COP[患 者采用了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均调节至 2 挡),吸入 1min 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调节至 3挡直至吸完所 需治疗药液,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 10min。其中2例分别为87岁、93岁的患者 因疲乏、不愿咳嗽且咳嗽力弱,不适应较大雾量吸入,而采用持续小雾量(调 节至2挡)。为使痰液维持在糊状便于排出 ,3?4h吸入一次,以减轻排痰时 的疲乏症状。同时,本组患者还重视夜间吸入及排痰护理, 因夜间更易引起通 气量不足。 10例胸外直视手术后的幼儿吸入不合作,先哄劝其入睡再行吸入治 疗,待痰液稀释后再刺激使其咳嗽,有效的咳嗽能使分泌物转移到主支气管并 排出体外,达到了促进肺复张及预防肺感染的目的。 2.3 吸氧的配合 因超声雾化产生的雾气主要为水蒸气,含氧量很低。[ 1]同时,喷出的雾 气具备一定压力,排斥口腔周围空气进入呼吸道,使吸入的气体氧分压很低。 超声波产生的雾滴低于呼吸道温度,吸入后易致小气道痉挛。 COP[患者本身肺 功能较差,大多伴有低氧血症,以上因素可加重患者吸入时气急、胸闷、口唇 发绀等缺氧症状。因此,我们发现吸入时保持原吸氧浓度持续吸入 2?3min, 可 使血氧饱和度下降 2%? 3%,而吸入时相应提高吸氧量 2? 3L/min ,可延长血氧 饱和度下降时间及减小下降幅度,减轻不适症状的出现,我们将血氧饱和度维 持在 90%以上,当血氧饱和度下降至 90%以下即停止吸入,有效地防止了低氧血 症的发生。 2.4 吸入方法的选择 由于COP[患者刚脱离呼吸机治疗,病变本身已使小气道挛缩,合并感染后 气道粘膜水肿可加重呼气困难,吸入后气道湿化使呼吸功加大。过去我们采用 教患者张口深吸气、屏气 5?8s 再呼气的方法吸入,但发现患者吸几口先后出 现闭口、头部躲避、吸气深度减小、喘息、疲乏等症状,拒 绝吸入。分析原因 可能与改变呼吸频率及吸入雾气刺激,加重了憋气、疲乏症状,从而产生惧怕 心理有关。我们对呼吸较规律、疲乏症状有所改善 的 27 例患者采用吸入时不 改变呼吸节律、深浅度,将雾量调节至 2 挡,吸入时间不超过 10 min ,并用氧 气面罩连结螺纹管的方法吸入。氧气面罩有两个侧孔,既防止雾气丢失又使呼 出气体排出,减轻了患者喘息、疲乏症状及对吸入治疗的恐 惧心理。本组 27 例患者采用此方法后,血气分析未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现象。本组曾有 5 例意识 模糊、咳嗽无力的患者未用面罩吸入。大手术后患者吸入时嘱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