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页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情感目标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2)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 (3)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技能目标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林则徐禁烟和《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教学法指导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这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让中华民族倍感屈辱的历史。 [讲授新课] (一)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背景怎样? 学生概括: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清朝统治下的危机四伏。 (2)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牟取暴利,英国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展示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激增表》,引导学生认识英国最终选择了鸦片的原因。 (3)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 展示图片和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2、林则徐虎门销烟 展示林则徐图片和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上书:“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展示虎门销烟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学习林则徐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展示纪念林则徐的相关材料。 展示材料:《国家禁毒委员会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生讨论: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准备怎样做? 学生回答:禁止走私毒品;珍爱生命,不吸食毒品,远离毒品。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种说法对不对? 结合材料讨论得出:林则徐禁烟运动只是导火线(直接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发动鸦片战争的。 2、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明确鸦片战争的过程。 3、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结合课本“相关史事”,展示相关图片,知道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杀敌、关天培领导的虎门之战、老将陈化成在吴淞率众抵抗的史实。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出示《南京条约》签订的情景 探究: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南京条约》,要求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签订的图片、内容及每一项内容带来的影响。 3、《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 掌握《虎门条约》的内容和《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 4、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后总结: (1)社会性质变化。 鸦片战争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