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一三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作业.docxVIP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一三宋明理学名师制作优质作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 推荐???????????????????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魏晋时期,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的直接原因是( )。 .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B.人们难以接受理学观念 C.察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 D.陆王心学脱离社会实际 2.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 .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体现了学者匡时救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家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4.有人问程颐:“寡妇苦贫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 冻死饿死, 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 倡的(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D.存天理,灭人欲 5.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 《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 早会出现于( )。 A .西汉 B.北宋 C.南宋 D .明清 6.下列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 ①“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②“人人有一太极, 物物有一太极” ③“心外 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能力提升 7.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颐: “ 天下只有一个理。 ”“ 万物皆是理。 ”朱熹: “ 存天理,灭人欲。 ” 材料二 朱熹: “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 材料三 王守仁: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 材料四 朱熹: “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途径的主张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1 ???????????????????????名校名 推荐??????????????????? 参考答案 答案: A 点拨: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点拨: 理学强调气节修养,文天祥的千古绝唱是对气节修养的诠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程朱理学。 答案: C 点拨: 理学家强调的“理”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思想对维护专 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理学家们不可能反对君主专制,故 C 项符合题意。 4. 答案: D 点拨: 程颐的言论反映了伦理纲常至高无上的思想。故只有 D 项符合题 意。 答案: C 点拨: 南宋朱熹将《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 ,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因此,题干中提到的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南宋。 答案: B 点拨: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万物皆只 是一理”的主张,排除含②的选项。故答案为 B 项。 答案: C 点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现了内心反省的意境,与“心外 无物,心外无理”具有内在一致性,故C 项符合题意; A 、 B、 D 三项均与王守仁宣扬的观 点没有任何联系。 参考答案:(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 2)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 3)可取之处: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②宋 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 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之处: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 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