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艺术部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1:鉴赏诗歌的形象(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docVIP

高三艺术部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1:鉴赏诗歌的形象(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高三艺术部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1:鉴赏诗歌的形象(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舒中平 高三艺术部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1:鉴赏诗歌的形象 编制人:舒中平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形象(意象)、意境的基本内涵,会品味分析诗歌的形象。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形象类题目的答题方法与规范。 【知识链接】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一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教学过程】 一、真题回眸(自主学习完成) 1、(2009江苏)阅读下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指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宗徽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问: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2、(2005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牑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尘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的朋友。 问:“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二、命题特点归纳: 形象鉴赏题有两类题型:一是形象类,包括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重点是考查景物形象;二是意境类,能根据意象揣摩出意境特点和人物心情。都要求联系诗的思想内容作答。 三、精练精讲: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自主学习完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问: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自主学习完成)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是苏轼的朋友,时被贬出知瀛洲。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问:“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自主学习完成) 次石湖书 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岩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号白石道人,曾去拜访过范成大。 问:这道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四、当堂检测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林,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 问: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五、题型及答题模式归纳: 1、题型: 形象类:描写了哪些景象?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意境类: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答题模式 形象类:①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②概括形象的特点③揭示作者的感情。 意境类: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高三艺术部语文诗歌鉴赏导学案2:鉴赏诗歌的语言 编制人:舒中平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语言形象性、抒情性、凝炼精确的特点,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义、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及其在描绘形象、表情达意、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掌握赏析诗歌语言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炼字类炼句类赏析诗歌语言题的答题模式。 【知识链接】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庄重|幽默、 冷静|激昂等。 【教学过程】 一、真题回眸(自主学习完成) 1、(2006江苏)阅读下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自主学习完成) 鹧鸪天#8226;室人降日,以此奉寄#8226;元#8226;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五里坝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优秀文档与大家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