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时期环北京地区方志方音研究.pdfVIP

清至民国时期环北京地区方志方音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 要 環北京地區是普通話的基礎方言 (北方方言)的主要分佈區域。這一地區 分佈有北京官話、冀魯官話、晉語、中原官話等官話方言。本文通過爬梳清至 民國時期環北京地區的方志方言材料,提取了一些有特徵的域内方音現象。以 此爲切入點,本文結合近代漢語語音史的已有成果和現代方言材料,探求相關 方音現象的演變軌跡,剖析語音演變的動因和機制。 環北京地區方志方音研究主要有聲母、韻母、聲調三個方面。 聲母方面:第一,環北京地區尖團音分合格局是北部相混,南部相分。尖 團相混時,其音值以[]組爲主;尖團相分時,其音值模式主要是見組細音 字讀[]組,精組細音字讀[ts ]組。在環北京地區方言中,見組開口二等讀 顎化音的字比普通話多。如“耕耿根隔格客”等字,本區多數方言讀作顎化音, 而普通話仍讀舌根音。見精組細音字存在特殊的音值,如 《寧河》(1880)“血 讀作捨”、“鞋讀作蛇”。“血鞋”讀 [ʃ ],是顎化音值 []的繼續演變。第二, 環北京地區方言中知莊章組聲母關係主要有兩種類型——知莊章合一型和知 莊章精合一型。今存方志方言文獻的地區没有發現知莊章二分型的方言。在知 莊章組合一型的方言中,有少數知莊章組字讀作精組的現象。這是聲母的文白 異讀現象。第三,禪日相混不僅是吴語的特點,也是北方官話方言的一項重要 内容。禪日相混一般被認爲是吴語的特徵。康熙《靈壽》(1686)等方志記録了 中古船書禪母字讀作[ʐ ]聲母的現象。這也是禪日相混引起的方音現象。禪日 相混現象曾經廣泛存在於北方官話方言之中。第四,絶大部分地區微疑影喻母 發生了合流,讀作零聲母。《内邱》(1832)録有“硯呼作現”、“眼呼作現”、“藥 呼作效”等三條音注。這表明,當時内邱方言中“硯眼藥”等疑喻(以)母字 的聲母曾經讀作 [ɣ ]之類的音值。第五,古日母字存在讀作零聲母的現象,古 云以疑影等母字也有讀作 []聲母的現象。這是日喻相混的方音現象。 韻母方面:第一,支思韻進一步發展。中古止攝開口知組字和深臻曾梗等 攝知章組入聲字都進入了支思韻。從方志方言文獻看,《中原音韻》支思韻通 常讀作 [ɪ̈],但存在讀作 [ə]的變體。第二,中古梗攝開口二等陌麥韻和蟹攝 * 開口二等皆佳韻喉牙音字合流之後,一起發生iai >ie 演變的共變現象。第三, 宕江曾梗通攝入聲韻字存在文白異讀現象。其中,靈壽、贊皇等地方言中宕江 通攝入聲韻字保存了與 《中原音韻》相似的讀音演變模式。第四,咸深兩攝收 [m ]尾的陽聲韻字讀同山臻兩攝,陽聲韻尾 [m ]併入 [n ]。此外,井陘等地 方言存在 [n ]與 []兩種陽聲韻尾相混的現象;萬全方言中陽聲韻的鼻音韻 尾進一步弱化,變爲鼻化韻母。 I 摘 要 聲調方面:古次濁入字多數讀去聲,全濁入字多數派入平聲(或陽平),是 清至民國時期環北京地區方言的普遍特點。清入字多數歸上聲是清代靈壽等地 方言的主要特點。這些地區方言的入聲調演變模式曾經是與《中原音韻》音系 相接近的。 關鍵詞:清代至民國;環北京地區;地方志;語音史 II ABSTRACT ABSTRACT Beijing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 is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of the basic dialect of Mandarin (Northern Mandarin ). There are Beijing Mandarin, Jilu Mandarin, Jin Mandarin, and Zhongyuan Mandarin in Beijing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