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创设, 至今已有一百 余年的历史。 国人对于大学制度与校园文化的探索与论争也已存 续有百余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讲 话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 最紧迫的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为我们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文章将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大学文 化进行梳理, 并分析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利弊, 最后提出对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模仿西方制度而创设, 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却是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融合而成。 近代以来, 为寻求 富强之路,晚清开明思想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翻译西书探索西学, 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制度, 改革学制也在学习西方制度之列。 戊 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里说,“今各国之学,莫 精于德,国民之义,亦昌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 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1] 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校长 梅贻琦在 《大学一解》 中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 溯其源流, 实自西洋移植而来, 顾制度为一事, 而精神又为一事。 就制度言, 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 就精神言, 则文明人类 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2] 。中国现在大学教育制 度多引进于西方,而文化多继承于中国传统学术 民国时期的校园文化重实用而轻学理。作为学制改革的先 驱、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对于中国大学重实用与功利而轻文 化与修养多有批评。 梁启超认为, 前清学制最大弊端在“奖励出 身”,“以官制为学生受学之报酬, 遂使学生以得官为求学之目 的,以求学为得官之手段”,海外留学生亦是如此,这是中国学 术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茶话会上更是直 截了当地指出, “现在学校只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 许多教员 从国外回来,充满了知识,都在此发售,学生在教室里若能买得 一点,便算是好学生。”因此他强烈希望的是“创造一个新学 风”。 [2] 留洋博士胡适 1912 年作《非留学篇》,他说,“今纵 观留学界之现状,可得三大缺点,……一曰苟且速成,二曰偏重 实科,三曰昧于祖国文字学术。 ”[2] 北大校长蔡元培高瞻远瞩, 在总结中外大学经验后认为,“盖兴学之初,目光短浅,重实用 而轻学理,人情大抵如此也”。 [3] 民国时期师生关系冷漠, 大学生道德修养滑坡也成为一种趋 势。对于师生关系之冷淡,梅贻琦说,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 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 不相谋面”, 致使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 去从 游之义不綦远哉”。 他认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 事即为个人之修养”, 而学生自身修养之滑坡与教师有必然的关 系。为教师者“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积累而已,新学说与 新实验之传习而已”, [1] 而对自身的素质修养传授甚少。 二、当代大学校园文化 新中国建立后, 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发展学苏联较多, 将 高等教育定位于培养专家和工程师。 改革开放之后, 大学发展兼 采各国之长,而受美国教育影响最大。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 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大学教育和国民素质都取得了巨大发 展。以下简单罗列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几个特点。 其一,大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校园文化有庸俗化倾向。近 年来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 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校园 环境更加优美。 大学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使大学倍加注 重学生就业, 有的甚至从入学就为学生设计好就业。 大学生学习 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去做要 看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享乐 等不良思想也涌进大学校园, 从校园娱乐类节目的火爆可窥其一 斑。当代大学功利与世俗的成分在增加, 对知识与学术的真挚追 求在减弱。 其二,大学师生关系强调民主与平等,而忽视了师与生、教 与学的紧密相连。 当代大学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学习, 课堂 之外各自忙自己的事务。 大学教师授课更注重讲授的过程, 而学 生也有听课与否的自由。 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各有自己的生活区 域,师生联系的机会很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课堂教学,还在 于学生模仿老师去学习和研究。 大学城建设以后学生生活在新校 区,教师生活在老校区, 上课之外教师很少到新校区与学生交流。 这种状况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下降,进而导致学生素质滑坡。 其三,大学发展注重统一,而忽视了个性。我国大学在发展 中无一例外地由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 然后创办学科齐全的综 合性大学, 而各类院校都要向大学评估的目标看齐。 这样我国的 大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快速的改善,包括校舍、图书、设备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