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史话鉴山庄
这是一处美景与江南山水相媲美的土地; 这是一片曾经莺 歌燕舞、脂粉飘香,专供满清皇亲国戚使用的避暑胜地;这是一 座上演过种种悲喜剧、 承载了近代中国历史风雨沧桑的舞台。 面 对这个见识过福与祸、 恭与攘的避暑山庄, 在它的盛衰荣辱中领 略岁月的更迭,慢慢回首,让我们一起翻阅历史,解读它三个百 年的沧桑巨变。
1703年,它的肇建伊始。这时的康熙帝精力充沛、踌躇满 志。然而此时的大清江山并未安宁, 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屡屡侵 犯我国西北、东北边境,同时,察哈尔蒙古的布尔尼和西北厄鲁 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相继叛乱;康熙十二年( 1673 年)农 历十二月,云贵川等地又发生了以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为首 的“三藩之乱”, 历时八年始得平息。 内忧外患使得康熙帝越发 认识到重振满族“骑射尚武”的精神, “安塞固疆”的重要, 于 康熙二十年( 1681 年)设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 场。从此,在清帝几乎一年一度的北巡木兰期间,在沿途星罗棋 布的行宫、行在中间,崛起了一座热河行宫,它就是避暑山庄的 前身。康熙帝认为这里“辟为离宫,无侵民田庐之害,又去京师 至近,章奏朝发夕至, 综理万见,与宫中无异”。 当时的热河“北 界兴安,东及辽水,山川形势之雄,甲于边塞”,正是“控制蒙 古诸部落,内以拱卫神京”的地方。至于避暑山庄的自然条件, 可谓“群峰回合,清流萦绕”,具备了“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 多幽曲,兹地实兼美焉”。
热河行宫称避暑山庄,是康熙五十年( 1711 年)行宫初成, 康熙在正宫内午门亲题“避暑山庄”鎏金铜匾后的事。 到乾隆五 十七年( 1792 年),用了八十九年的时间,历经康、雍、乾三 代,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全部竣工。这时的山庄,依松构幽 室,引水入园来;或凭嘉树,或频碧水,筑起园中之园; 调动“高 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动静相关,妙趣天成。凝聚了 康熙、乾隆的造园艺术构思和无数匠人的智慧血汗, 成为了清代 皇家理想的避暑宫苑。
避暑山庄不仅建造规模宏大, 帝后驻跸时间最长, 且在国家 政治活动中的作用也仅次于北京,北巡期间全国的政务、军机、 觐见、召对、敕封都在这里举行。在康熙帝的眼里,这里筑起的 是一座无形的“长城”,通过出巡蒙古地区和驻跸避暑山庄, “察民瘼,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 宴安之怀”。乾隆帝更是盛赞其“皇祖辟此避暑山庄, 每岁巡幸, 俾蒙古未出痘生身者皆可觐见、宴赏、赐赉,恩益深而情亦联, 实良法美意,超越千古云”。正是出于这样特殊的政治需要,避 暑山庄得以大规模的发展。
在以后的“康乾盛世”里, 大清帝国奏响了一篇又一篇的华 彩乐章。到了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雄居世界第一位。据保 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提供的数据, 1800年时,中国制造 业的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33.3%,而整个欧洲只占 28.1%,美 国只有 0.8%。经济发达,国势强大,使得这个时期的避暑山庄 焕发出灼灼光彩。在乾隆帝的眼里,避暑山庄的日臻完美,就如 同大清国已经攀升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一样, 九洲方圆,无可肩比。 运筹帷幄的乾隆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部汗渥巴 锡;万树园夜宴部众内迁的三策凌;手书了《平定准噶尔勒铭伊 犁之碑》;安置了达什达瓦部定居热河;接受了六世班禅不远万 里前来祝寿;指导编纂了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乾隆五十九年( 1792 年),也是在 避暑山庄的万树园,乾隆帝接见了英国特使马格尔尼一行。 英使 请求与清政府建立外交与商业关系的计划无疑以失败而告终。 乾 隆皇帝没有也根本不可能看到, 此时的西方国家日新月异,而封 建的大清帝国依旧故我,已经停滞不前了。也许正是在这时,在 幽静的避暑山庄里,隐藏着的灾难开始了孕育、发芽。“天朝物 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陶醉在这种神 话中依旧怡然自得的清帝,对此毫无防备和察觉。
于是,盛极而衰再一次被历史所证实。 尽管乾隆帝一生以非 凡的才能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将有清一代推上了“极盛”, 但他 晚年志骄意满,独断专横,宠信和珅,挥霍无度,以至后期国库 帑藏日绌,政事和军备日益败坏,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兹鲜 暇诹,承旨寸哀欽”,乾隆交给嘉庆的决不是什么太平盛世。乾 隆晚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遍及湖北、四川、陕西、 河南和甘肃五省, 清政府耗费了大量人力、 物力来镇压这次起义 并导致国库亏空, 加速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步伐, 并成为盛衰的 转折点。嘉庆三年( 1798 年),当上太上皇的乾隆在嘉庆的陪 同下,照例前往避暑山庄。 山庄的美景未能舒缓他焦虑不安的心 情,在“澹泊敬诚”殿留下了“频频望捷仍未已, 掷笔促章自哂 之”的哀叹。 就是在这样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