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直播出镜记者的业务素养
随着信号传输技术的不断成熟,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不再依赖 卫星车,尤其是在前几年 3G直播技术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的前 提下,改进升级之后的4G直播便携包令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更加 简便易行:不仅信号稳定流畅、画质清晰,而且体积小巧、重量 不足一公斤, 在日常直播尤其是突发新闻直播的应用当中, 优势 明显。面对新闻现场直播常态化的发展趋势, 出镜记者需要在把 握电视传播特性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业务素养。
一、可视化信息的展示策略
电视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 在于通过镜头展示此时此刻正在 发生的新闻。 因此, 出镜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展示并精准解读现 场画面――可视化信息。 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现场, 没有经验的 记者往往会一头雾水, 而优秀的记者却能报道得条理清晰、 繁简 得当。究其原因,在于出镜记者是否掌握可视化信息的展示策略。
1、现场画面的取舍组合
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取舍组合的艺术, 现场直播更不例外。 记 者需要提取现场最关键、 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画面, 并进行解读。 2014年10月6日18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除特别说明外, 本文实例均来自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共同关注》栏目以《京 开高速迎来返京车流高峰》 为题,对国庆假期尾声的公路交通状 况进行直播报道。 直播中, 出镜记者首先对直播点此刻的车流量 进行展示。不过,瞬时的画面并不能说明整体发展的趋势。为了 说明整个下午车流量的变化, 记者在现场把不同时段的多幅画面 标注时间后排列于一屏之上, 经过对比, 观众对不同时段车流量 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 再加上记者的同期声解读, 进一步增强了 信息传播效率。 在这一场直播中, 出镜记者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对 变化中的同一新闻现场进行了时间上的取舍, 再组合在一起, 通 过视觉信息的集纳,进一步延展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信息维 度。
2、宏大场面的细节呈现
在视觉文化的范畴内, 单幅画面难以展现事物的全貌, 却易
于展现细节一一电视新闻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出镜记者如果把报道重点放在新闻概况上面, 往往会给人言之无 物之感;但如果把握了其中的一些细节,则会给直播增添亮点。 2014年人夏后,河南遭受了 6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8月 30日, 河南郏县迎来人夏最大一场降雨, 对缓解旱情起到积极作用。 31 日上午 10 时,《新闻直播间》的现场直播《受旱面积减少 2300 多万亩》对此进行了生动展现。直播中,出镜记者在农田摘取了 一根玉米, 拨开后观众看到里面没有一颗玉米粒, 以此说明旱情 的严重性。 而为了说明这场雨对旱情的缓解程度, 记者在田间刨 了一个深度为 30 多厘米的坑,伸手抓了一把坑底的泥土,展示 出土壤是潮湿粘稠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2014年 9月 15日 11 时,《新闻直播间》《华西秋雨》特别报道以《蔬菜基地大 片被淹损失惨重》 为题直播四川达州的洪灾。 记者走进泥泞的蔬 菜大棚, 通过展示蔬菜被泡烂的情况来说明洪灾的破坏力。 以上 两例的成功之处都在于, 通过微观视角展示宏观背景, 以局部反 映全局,不仅言之有物,也为直播画龙点睛。
3、抽象信息的形象化 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量更多地蕴含在画面当中, 一旦遇到抽象的内容, 出镜记者就应该尽量把抽象信息转化成更 加形象的画面,以便于观众理解。
2014年 12月,《新闻直播间》连续直播报道南水北调工程 的进展。其中 12月15日10时 35分播出的《首次正式分水上午 进入郑州水网》 对水渠穿越黄河进行了直播报道。 水渠在地下穿 越黄河的过程是无法拍摄的,出镜记者是如何报道的呢?酋 ‘先,记者打了一个比喻,说南水北调穿越黄河,就像北京地铁 的两条线路交叉一样,在两个平面进行,互不冲突;其次,记者 在现场找来实验仪器, 说明穿黄工程的 U 型管原理对航运、 水位 都没有影响;再次,记者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三维动画视频,形象 展示穿黄过程。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出镜记者通过打比方、做 实验、三维动画等多种方式, 让观众对南水北调穿越黄河的节点 工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使这一场报道成为现场直播当中的成功范 例。如何使抽象的、不可视的信息成为适合电视播出的形象的、 可视的画面, 是电视出镜记者必须长期思考的课题。 只有让单纯 的、生硬的语言表达让位于可视的、直观的画面,才能让电视新
闻现场直播更趋专业。
二、突发新闻现场的快速应对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所涉及的内容除了主题策划类题材之外, 还有突发新闻。 在突发新闻现场, 线索纷繁复杂、 结果不可预知、 准备时间仓促,这就更考验出镜记者的现场发现和把控能力。
出镜记者如何才能在突发新闻现场拥有出色的表现呢?首 先,记者要在凌乱的现场抽丝剥茧,迅速梳理要点。灾害新闻现 场往往一片狼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