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学生汉语学习环境研究的现状和思考
语言习得离不开语言环境。 Ellis (1994: 18)把社会环境 纳入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社会环境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习 得所发生的外部环境究竟在习得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国内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这方面的成果很少,施家炜( 2006)把该领域 作为有关研究的一个盲区。 本文从语言环境相关理论、 实践研究 等方面对现有的汉语学习环境研究进行梳理、 总结,同时提出一 些自己的看法, 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为对外汉语教学和 研究提供参考。
一、语言环境与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研究领域, 很多理论和术语都以学习环境为基准进 行界定,如“学习”和“习得”,“二语”和“外语”。行为主 义者把输入看成是刺激, 强调的是环境或者输入的作用; 先天主 义者强调主体的作用; 互动主义者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和语言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 Ellis (1994: 243)认为有两种互动理论 ——“认知互动理论” ( cognitive interaction theory )和“社 会互动理论”(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前者强调语言
习得是学习者内在加工机制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者从 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输入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语言输入与互动的理论主要有: Krashen 的“语言输入假 设”( Input hypothesis );Long 的“互动假设” ( interaction hypothesis );Swain 的“语言输出假设” (output hypothesis )。 克拉申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发生的充要条件和决 定因素。 Long 认为,互动过程中,母语者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 输入有语言形式、 话语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的变化, 这种可理解 性话语有助于二语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发展。 Swain 主张语言输出 具有四个功能:增强流利性;引起注意,触发学习过程;对目的 语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检验;促使学习者对语言形式进行反思。
我们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输入、互动和输出都 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 Krashen 强调可理解输入的必要性, 并认为这种“ i+1 ”模式大量地存在于自然语言环境中。 Krashen 的可理解输入, 是指比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高出一点的输入, 仅 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没有说明怎样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
Long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 强调可理解输入是在 N(母 语说话人)和NNS(非母语说话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输入一 方话语形式和结构功能的调整对于语言习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并重点分析了教师话语和外国人话语, 使可理解输入具有可 操作性。Swain侧重于学习者的语言产出。 Krashen和Long的理 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前者在注重输入的同时, 没有忘记在输入 方式上注意“语言意义的粗略调整输入”, 是输入前调整; Long 的互动理论强调话语形式和结构功能的调整, 也就是在互动过程 中根据学习者的具体话语情况对输入进行调整,以达到学习者 “可理解”的程度,并最终使学习者从中习得目的语。事实上, 除了单向的语言信息输入(如听收音机、看电视、看报刊、听讲 座等),任何一个具体的涉及到双向交流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在 目的语学习环境中,输入、互动和输出几乎是同时存在的。在教 师或者母语说话人和学习者 (或者学习者之间) 进行交流的时候, 前者开始输入,学习者作出反应,互动和输出就同时产生。随着 言语活动的进行,输入、输出连续不断,互动陆续产生,学习者 因此习得了言语意义和语言形式。
以上关于社会语言环境和输入的研究中, Krashen 关注的是 潜在的可理解输入, Long 重视的是已经生成的学习者和母语说 话人的言语互动, Swain 关心的也是学习者已经生成的话语。这 些研究都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语言的输入、 互动和输出, 可 以说还是二语习得研究中基于结果的研究, 即从习得的结果中探 讨习得的原因。 这样的研究对以后的研究、 教学和学习可能具有 一定的借鉴作用, 但是对学习者本身此阶段的语言学习可能出现 的问题不具有可预见性。 事实上, 对于社会环境和语言输入与互 动的研究,不仅已经生成的言语互动对于语言习得具有决定性作 用,而且宏观语言环境和学习者的互动也会影响到语言习得。 丁 言仁指出,迄今为止,我们仍然不明白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 最好的社会语言因素是什么。 在相似的条件下, 有的学习者可能 努力学习去提高自己的二语水平, 有的学习者则高度关注母语说 话人对他们的敌意,并因此而使自己远离他们(丁言仁, 2004:
9)。
社会文化学角度的研究,关注学习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 历 史和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