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留学生学习副词“差点儿”的偏误分析
一、副词“差点儿”的语法意义
(一)已有的研究
“差点儿”, 也可以说“差一点儿”, 是汉语中一个很有特 点的词,之所以有特点,是因为“差点儿+没+VP可以表示肯定 和否定两种意思。
朱德熙先生对“差点儿+ (没)+VP句式进行了研究,他的 结论是: 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 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A式),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B式);凡是说话的人不企 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C式)还是否定形式(D式), 意思都是否定的。①
上述情况可概括为下表: 大家把这个观点叫做“企望说”。 对外汉语教材在解释“差 点儿”的用法的时候也基本上采用了“企望说”的观点。
(二)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不清楚某个动作到底是不是企望发生的, 表示 肯定意义还是否定意义, 该用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 有时甚至 把自己都绕懵了。主要是因为:首先,朱德熙先生对“差点儿 + (没)+VP句式进行研究时,没有解释说明“说话的人”的具 体所指,所以我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判断企望与否。
例如:抢劫犯差点儿被抓住了。
如果说话的人是“抢劫犯”, 那么“被抓住”是这个抢劫犯 不企望发生的, 这句话就表示否定; 如果说话的人是“读者”或 “作者”,那“被抓住”一般来说是企望发生的,那按照定义, 应该表示肯定。
其次,“企望”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企望还是不企望某件事 情发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立场不同就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 企望。朱先生也承认,“把这类句式里的 VP所指的事件划分为
说话人企望实现的和不企望实现的两类”, “这是把问题简单化 了。其实有些事情是中性的,就是说,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 望与不企望。 ”这样就不能解释那些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 不企望的事情。②
二、副词“差点儿”的偏误情况
(一)“没”和“了”同时出现
例如:我差点儿没迟到了。
“没”表示否定,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实现, “没”和 “了”语义矛盾, 不能同时出现。 “差点儿迟到了”和“差点儿 没迟到”意思一样,但是二者不能叠加在一起使用。
应该改为:我差点儿没迟到。或者:我差点儿迟到了。
因此,当庆幸不企望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时, “差点儿”的 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意思相同, 但应注意“没”和“了”不能 同时出现。
(二)该用肯定形式,却用了否定形式
例如:今天买火车票的人太多了,我差点儿没买到,只好明 天再去买了。
(三) 该用否定形式,却用了肯定形式 例如:HSK考试很
难,我差点儿就通过了,幸亏我认真准备了。
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我通过了 HSK考试,表示企望发生 的事情发生了,所以要用否定形式。
应该改为:HSK考试很难,我差点儿没通过,幸亏我认真准 备了。
(四) 语义理解错误
例如: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 高兴激动的亲戚朋友差点儿没 把屋顶掀翻。
留学生以为该句表达的是: 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 亲戚朋友 太高兴太激动了,把屋顶掀翻了。
结合上下文,它的意思应该是:大林考上了北京大学,亲戚 朋友很高兴很激动。 并不是说亲戚朋友真把屋顶掀翻了, 实际上 这个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屋顶没什么关系, 只是表达亲戚朋友一种 高兴激动的心情,是表达一种极高的程度。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语际迁移
英语里面“ almost ”与“差点儿”接近, 因此, 学生容易受 “almost ”的影响, 不区分“差点儿”不同的使用条件, 尤其是 “差点儿+没+VP还可以表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思, 什么时候否 定,什么时候肯定,学生很难分清。
(二)语内影响
汉语语法本身的复杂性及研究不够深入, 我们对汉语语法本 身的研究在许多领域还不够深入系统。 这一点我在前面“存在的 问题”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语释误导
“差点儿”的语法意义解释不清楚。教材《汉语新目标》③
的编写者没有给学习者讲清楚“差点儿”的语法意义。在解释 “差点儿”的用法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后却总有一个附加的说 明。
例如:今天我差点儿迟到了。(没有迟到) 教材编写者想通过附加的说明来告诉学习者“今天我差点 儿迟到了”表达否定的意思。 但学习者并不知道“差点儿”的语 法意义,因此很容易把“差点儿迟到”和“没有迟到”对应起 来,以为“差点儿”等同于“没有”,这是很大的误导。
【注 释】
朱德熙 . 语法讲义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韩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差点儿”与“差点儿没”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 7).
汉语新目标编写委员会 .汉语新目标 (第三册)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杨玉玲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M].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11.
2011和月( 1987— ),女,云南丽江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