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郭店楚简《老子》(甲本)通假字的类型
楚地出土的一系列简帛佚籍和文献, 近年来成为惹人注目的 焦点和催人发奋研究的对象。 就郭店楚简来说, 《老子》甲、乙、 丙三组简书的发现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先秦子籍观。 与今本相 比,简书本贮存了大量异文,而通假字是简书《老子》本经异文 中最为复杂且数量最多的一类。 本文从字符构造角度分析郭店楚 简《老子》 (甲本)通假字的类型,可以为研究本经字义以及汉 字发展史,尤其是为楚时期的汉字使用情况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按照不同的角度,可将通假字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若按照字 符联系分类,可将郭店楚简《老子》本经通假字分为无形体联系 和有形体联系两大类,其中有形体联系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声 符相同、形符不同,增加形符和省减形符。
为直观体现上述两大类四个小类的区别, 下文将通过个案分 析略作说明。
一、无形体联系的通假字
亥/ 改(《老子》(甲本) ?二一) “蜀立不亥”此句在王弼本第 25 章。上下文为:“有物混 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母。”王本、傅奕本、河上公本均写作“独立不改”,帛乙本作 “独立不垓”。王本释此句为:“无物匹之,故曰‘独立。返 化终结,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说文》“亥”, ?D 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
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像裒子咳咳之形。
颂/ 容
“颂”字简本《老子》出现 1 次,即简甲本 8 简“是以为之 颂”,帛书甲乙本及通行本作“容”。 《说文?页部》:“颂,?p
也。从页,公声。”段玉裁注:“ ?p 下曰:‘颂,仪也。古 作颂?P,今作容?p。古今字之异也。”《说文 ?宀部》:“容, 盛也。”徐锴系传:“此但为容受字,容 ?p 字古作颂也。”可 见,“容”的本义是容纳, “颂”的本义是容貌。 简本中的“颂” 字,使用的是该字的本义,帛书本及通行本所用的“容”字,乃 是“颂”的借字。“颂”“容”皆为匣母(喻三) ?| 部字,二字 双声叠韵。“容”借为“颂”。简文“颂”字活用为动词,用来 形容、描述。
无形体联系的通假字不考虑形体之间的联系, 完全是通过音 近、音同的联系而得以通假,《楚简》(甲本)中这一类型的通 假字共有 80 组左右。
二、有形体联系的通假字
(一)声符相同,形符不同的通假字 这一类型的通假字共有 30 余组,每组都具有相同的声符, 这就决定了通假产生的基础。
?W/
“?W字简本《老子》出现 2次,即简甲本2简及18简之
“视素保?W “ ?W唯妻”,帛乙本及通行本作“ ?恪薄!端滴摹 T?部》:“ ?W ?o事也。从人,从?,?亦声。”又《说文?木 部》:“?悖?木素也。从木,?声。”“ ?W “ ?恪苯源印扒?” 声,同为?K母屋部字,双声叠韵。简文“ ?V”借为“?恪薄? 猷/?q
“猷”字简本《老子》出现 5次,如简甲本 20简“猷小谷 之於江海”,简甲本 15简“是以圣人猷 ?y 之”,简甲本 8简“猷 乎其若畏四邻”,帛书及通行本作“ ?q”分别表示“ ?q女『“尚 且”“ ?q豫”等。《尔雅?释诂上》:“猷,舆?q同。”简文“猷” 借作“ ?q”。
(二)省减形符的通假字 省减形符即通假字是被通假字的声符。 这一类型的通假字共 有 20余组。
才/在
“才”字简本《老子》中出现 5次,如简甲本 3简“圣人之 才民前也”“其才民上也”。《说文》:“才,木之初生也。” 此为“才”之本义,简文“才”借为“在”。《说文》:“在, 存也。从土,才声。”“才”“在”皆为从母之部字, 双声叠韵。
《易?小畜》 “尚德载” ,于省吾新证: “载、在、才、哉,古 通……金文在字哉字多才为之, 如王在某之位,才为之者不胜枚
举。”
古/故
古”字简本《老子》出现 14次,其中 13 次读作“故”,
1 次用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即简甲本 8 简“长古之善为士者”。 《说文 ?古部》:“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字 汇?口部》:“古,远代也。”“古”的本义是表示过去的年代。 “古”字又用为连词,表示因此、所以,乃是“古”的假借义。 《盂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古丧师。”杨树达《积微居读 书记》按:“假古为故。”
“故”,《说文 ?攴部》:“使为之也。从攴,古声。”按: “故”字古文字形并不从“攴”,而是与“古”字同形。说明 “古”字本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后被同音假借为连词,表示“因 此”“所以”,为区别词义,又造出从“攴”之“故”字,这种 情况我们从楚简《老子》“古”字的使用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古”“故”同为见母鱼部字,二字双声叠韵。“古”借作 “故”。
(三)增加形符的通假字 增加形符即被通假字是通假字的声符, 这一类型的通假字共 有 30 余组。
植/ 直(《老子》(乙本)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一章课件.pptx VIP
- 第2单元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1.2记录个人观点(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VIP
- 《黄金交易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22∕T 2758-2017 黑参 地标.pdf VIP
- 品牌管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x
- 2025年GB 4567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宣贯学习课件.pptx
- 消防救援人员申请结婚报告表.doc VIP
- 答司马谏议书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