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与猜想――写在四川大震后
2008年5月12日 14:28分过约 10分钟,我在离震中约 300 多公里的地方, 亲自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 大地颤动, 房屋摇晃。 我和学生赶快疏散到操场里, 回头看见了教学楼的窗玻璃的晃动 和卡嚓的杂乱声,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经历了一次大地震!下课 后,我们很快打开电脑,心慌意乱的查找消息,急迫地想知道这 次地震的中心和震级, 让我们感到更惊讶的是, 震中就在我们四 川的汶川,离我们宜宾的直线距离大约 300 公里。震级达到了 7.8 级。接下的几天,电视的直播消息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灾难给 我们带来的凄凉景象。
我们又一次感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赖, 看到我们的几万同 胞离我们而去。我们在悲凄的同时,想到了 30 年前的唐山大地 震,几十年过去,我们面对大自然应该做点什么?近几天,我从 我的专业 -- 物理学的角度思考(对地震的科学还太缺少理论) , 我认为, 地震就是地球运动过程的能量积聚的结果。 从地球物理 学的观点,地壳板块的运动,慢慢积累能量,达到一定量后,地 壳无法承受,就以破损的形式释放能量,这就是我们的地震。由 此,我们提出一个幼稚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预测到这个能量积累 的地点和多少, 我们是否可以采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提前分次释放 能量,不让他造成破坏性的大能量释放(爆发地震)。当然我知 道,现在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预测的工作中, 预测是我们要 工作的前提。分次释放能量,不让地震造成灾难是以后的事。 追述到唐山大地震, 回头看看人们在网上留下的描述, 我们 可以得到很多启示。目前的科技还让我们无法预测地震的来临, 可看了网上人们对唐山大地震和本次大地震的预兆 (当然我们也 是抱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的) 描述,地震前我们是可以接收到一些 信息的。下面摘录几段引导我们的思考。
一、恐怖极了的鱼 唐山八中教师吴宝刚、周萼夫妇, 1976年 7月中旬,唐山 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 他们只是奇怪, 多少日子里难得买到新 鲜鱼,为什么今天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这是哪儿的 鱼?”“陡河水库的。”卖鱼人告诉他们,这几天怪了,鱼特别 好打。这一对夫妇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灾难已经临头。几天 后,他们于地震中失去一儿一女。
二、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打渔人 鱼儿像是疯了。 7月 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 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 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三、失去“理智”的飞虫、鸟类和蝙蝠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 据船员们目睹: 7月 25日,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地 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 上,密匝匝一片, 一动不动, 任凭人去捕捉驱赶, 一只也不飞起。 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 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 飞来了, 仿佛是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 最后飞来的是一 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它傻了似地立于船尾,一动不动。
四、 5.12 四川大地震之前兆
5月 9日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节目播出的绵竹数十万蟾蜍大 规模迁徙的新闻,谨记 ,绵竹离汶川很近很近 , 紧紧挨着。
这些资料我们不一定能核实了, 但人们不会质疑动物比我们 人类,对自然界的很多信息要敏感些, 他们有些能在收到自然界 灾难来临信息时,本能的作出一些异常行为:或是逃难,或是条 件反射。人类面对自然的大灾难的来临,表现得无可赖何,为什 么?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退化?还是因为我们本就缺乏某些 吸收自然信息的感官?当然, 人类从有了建筑房屋的能力后, 就 和大自然接触得不那么紧密了, 住在高楼大厦, 吃着用火煮熟了 的食品, 听着嘈杂的机器或音乐的声音, 我们有多少时间在聆听 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甚至我们有的人已经不知道青蛙是怎么 叫的了。 还有人听到过狼叫吗?住在城市高楼里的人, 就连蛐蛐 的叫声也陌生了啊。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发达, 离大自然却越来越远, 人类接受不 到大自然的灾难信息,而很多动物却能感知到,这就不奇怪了! 我们不是说要人类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在面临了几场大灾难后, 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去获取大自然的重要信息, 怎样巧妙的避开大 自然的灾难?大自然积累了能量, 我们要与大自然友好相处, 就 必须帮助它慢慢释放能量,这样也就可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了。
我们要想预先知道自然界的灾难信息, 目前可以间接从动物 那里了解一些情况, 可我们与动物的沟通是很困难啊, 动物发给 人类的信息是没有规律的, 不是有意识的, 是他们为了逃生或对 自然界信息的一种条件反射, 我们很难准确作出判断。 四川电视 台新闻现场节目播出的绵竹数十万蟾蜍大规模迁徙的信息我们 就没读懂。唐山的动物发给人类的信息又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9知识产权维护运用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 煤矿合法股权转让协议9篇.docx VIP
- GB_T 9711-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doc VIP
- 导体结构设计.xls VIP
- 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 VIP
- 生殖医学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共6篇).pdf VIP
- 球墨铸铁管与其它管材的连接件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73-2023 工业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