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树者郭橐驼与敲钟人卡西莫多的美学共性
一、两个丑陋畸形人:郭橐驼与卡西莫多 标题中的 两个人物大名鼎鼎, 前者郭橐驼是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 《种树郭 橐驼传》中刻画的个性鲜明的形象,时间是公元 9 世纪;卡西莫 多(Quasimodo)则是著名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其《巴黎圣母院》 中塑造的一个著名人物,时间是公元 19 世纪,准确地说是 1831 年。
在雨果的笔下, 卡西莫多是“纯粹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 一个巨人”:
……此时从花瓣格子窗的圆洞伸出来的那个怪相 ,巧夺天工, 举世无双。狂欢激发了民众的各种想象力 , 什么才算是最理想的 怪诞面相 , 他们心目中都有个谱 , 但是至今从窗洞钻出来的那些 五角形、 六角形、 不规则形状的面相 , 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 , 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丑相 , 把全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 一举夺魁是十拿九稳的了!科珀诺尔君亲自鼓掌喝彩,克洛潘 ? 特鲁伊甫参加了比赛 , 他那张丑得无可比拟的脸 , 也只好甘拜下 风,我们也是自愧不如。 我们不想在这里向看官描述那个四面体 的鼻子, 那张马蹄形的嘴巴 , 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 细小左眼 , 一个大瘤完全遮住了右眼 , 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 宛如 城堡垛子似的乱七八糟的牙齿, 那沾满浆渣, 上面露着一颗象牙 般大门牙的嘴唇 , 那像开叉似的下巴 , 特别是面部充满应有的所 有表情,如果可能 ,请诸位看官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想一想吧 !
全场一齐欢呼,大家急忙向小教堂涌去,高举着狂人教皇抬 了出来。这时,大家一看,惊讶得无以复加,叹为观止:原来这 副怪相竟然是他的真面目 !
更恰如其分地说,他本人就是世上所有丑相的组合体。 一个 大脑袋 , 红棕色头发竖起 ;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 , 与 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 ;大腿与小腿 ,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势 , 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瞧去 , 就像两把只有刀 把接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镰刀 ;宽大的脚板 ,巨大无比的手掌 ; 并且,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体态存在这样一个身躯中 : 精力充沛 , 矫健敏捷 ,勇气非凡,力与美 , 都来自和谐 ,这是永恒的法则使然 , 但这是例外 , 例外得离奇 !这就是“教皇” ,狂人们刚刚选中的 “愚人教皇”。
这纯粹是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一个巨人!……
这就是《巴黎圣母院》中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愚人之 王”――卡西莫多的闪亮登场, 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 他的身上!
《种树郭橐驼传》对主角的刻画是淡笔点染,则简约得多: ……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即骆驼一一 笔者注)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 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
这两个形象,一中一洋,相隔近千年,却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形貌丑陋,身体畸形残疾;被玩笑或受到人们的嘲讽;任凭他人 呼牛唤马一一乡人称种树高手为“橐驼(即骆驼)”,而敲钟人 亦被人们呼为“响当当的驼子”、“丑八怪猩猩”、“瘸子”、
“恶魔”、“卑鄙的灵魂”、“独眼巨人”……当然,当事者的 反响略有不同: 郭橐驼不以为忤, 反欣然接受 (驼闻之, 曰:“甚 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而卡西莫多多少 有些无奈、有点傻冒式的被动接受。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有趣的 现象产生了: 有自己审美眼光的东方人与有自己审美意识的西方 人,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两个毫无二致的精彩文学形象,这就 是――丑陋畸形的“中国人”郭橐驼和“法国人”卡西莫多。
而在中外美学界、 文学理论界, 已大致形成这样一种占据主 导地位的判定:审美价值,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价值,是文学作品 与其它文字作品的本质区别。 在我国目前出版的美学、 文学理论 教材中,大多也将审美价值视为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或最高属 性。这样,作为两个文学形象,似乎面临这样一个悖论:郭氏和 卡氏分明是“丑”的,却如何有着审美价值?
二、丑陋如何关联着“美”? 德国美学家鲍姆嘉登(也译作鲍姆加通) 1750 年出版其学 术专著《美学》,宣告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 他因此也被人们尊为“美学之父”。 自从他提出 Aesthetics (来 自希腊文,意思是“感性学” , 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 起,美学就是一个充满争论的领域。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发 出一声浩叹:“美是难的!”时至今日,关于美的探讨早已硕果 累累,但当人们真正面对“美”(或“不美”,甚至“丑”)的 时候,仍然逃不出先哲的设定:“美是难的!”这个“难”表现 在若干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丑陋如何关联着“美”(或者说 “丑”何以存在“美感”) ?面对郭橐驼与卡西莫多的“不美” 甚至是“丑”, 读者肯定会有一个共同的疑惑: 他们怎么会关涉 到“美”?“美”究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