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近年来,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认真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途 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语文教改研究的成果不少,广大语文教 师的改革意识和能力也是毋庸质疑的, 然而就是旧貌难改: 教师 难教,学生难学。用科学归纳法分析,付出同等的努力,效果却 远不如别的学科; 同样是一门学科, 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明显低 于小学。 造成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教材, 也可以这样讲, 语文课 堂教学的积弊正好折射出了教材的缺陷。因此,要改革现状,就 必须通过对教材特点的再认识, 加强目标控制, 从而找到语文教 学成功的起点。 1 教材特点分析。 现行的语文课本, 是行之千年的文选型教 材。其主体由一篇篇课文构成,它不确定地、模糊地体现了编者 的意图,储存了十分复杂的、难以界定的教学信息,归纳起来有 以下几个特征: 多元性。任何一篇课文,一般都包容了语、修、逻、文 等语文知识的诸方面, 同时涉及许多非语文学科的知识。 语文知 识和能力两条线往往交织在一起, 难以分割。 别的学科新章节就 是未知,而语文的新单元、新课文则是已知和未知夹杂,扑朔迷 离,难辨雌雄。 无序性。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定的序排列存在的。语文教 材也有序, 但它又在有序中表现出无序和随意性来。 例如课文的 编排就有较大的随意性, 有的课文可以安排在高中, 也可在初中; 可编在三年级,也可编在一年级,全凭编者的意图。又如课文之 间所含的教学信息也呈无序状态, 两篇文章安排在一起, 内容上 相关性不强,写法上相互涵盖重复,没有一个层次严密的序列。 反复性。语文知识像一张纵横交错的蛛网,许多知识点 在各个学段和不同层次不断地反复出现。 例如汉语知识、 修辞知 识等,从小学到高中经常重复,只是要求层次上有所不同,教学 上不好把握, 训练中难以处理。 以上特点说明了语文信息的复杂 性,这对教师处理好教材、上好语文课来讲,难度很大。虽然现 行教材分单元编写, 克服了一些弱点, 但未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 材难以驾驭的问题。 教学目标不明确, 是造成课堂教学的盲目性 和随意性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我们作多方面的努力。 2 强化目标控制。要克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 性,首先应强化教学目标控制。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改。做 任何事都应有个目的,有个计划,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别的学科 教材本身的目标体系很完整, 可操作性强, 目标控制已不成其为 问题,而语文则不然。由于语文教材的目标体系不完善,可操作 性差,表现在课堂上即是: 1、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但许多内 容却与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语文需要无关; 2、两篇课文或两个单 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常常不在一个序列之中,互不相干; 3、有 的阅读课,高中生听可以,初中生听也行,年级之间、年段之间 教学梯度不清楚; 4、如果课文有 100 个信息量,这位教师主要 讲了这 50%,那位教师则可能重点讲那 50%,似乎语文教学没有 定规。说实话,语文做的无用功太多,效率自然提不高。由此看 来,科学地界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设立目标并在教学中实施有 效控制势在必行。 这是件本来容易做到却又被我们许多教师所忽 视的憾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目标控制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是构建目标的基础。 现行教材有一 个线条比较粗的目标体系,如每册有要求,每个单元有提示,每 课有重点(训练重点、学习重点、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但这 仅仅是个框架,对指导教师教、学生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 师必须在这个框内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编制可操作性的 教学目标。 2.2 设立目标。 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有科学的目标。 魏书生 的“六步课堂教学法”, 第一步是定向, 即设定教学目标。 例如, 他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开宗明义告诉学生只做 四件事: 1、了解作者; 2、解决一个通假字; 3、理解“天时”、 “地利”、 “人和”和“道”; 4、理解文章的道理。 他在讲《反 对自由主义》一课,把目标定为: 1、了解毛泽东; 2、理解文章 的结构和写法; 3、掌握文中重要的语文知识; 4、学写一篇《反 对铺张浪费》的提纲。魏书生的“定向”一步反映很好,教师明 确了该教什么,学生知道了该学什么。任务明确,心中有底。目 标的设定, 首先要服从于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 教师应根 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编制属于自己的、 操作性强的、 完整的 目标体系,从学年的到课时的, 做到上一级目标制约下一级目标, 下一级目标体现上一级目标,环环相扣,步步相生。 施教控制。目标明确了,整个教学过程就应实施控制, 将教学活动规定在目标所界定的范围内。 教学计划和课时教案是 控制的蓝本, 教师还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信息反馈, 并根据目 标修正教学。控制过程应把握好:范围控制,定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