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碎片中的意义
世纪病的内涵
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 我们看到几乎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 在茫然地寻找着某种失落的东西,用作品中的人物的话来讲: “不迷惘和痛苦的人哪里能找得到 ! ”(《挪威的森林》)。在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我是什么?”、“我在追求什 么?”、 “我要往哪里去?”等根本性问题的追问。 笔者以为这 种追问的背后显然隐含了一个创作母题, 那就是“世纪病”的思 想主题。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世纪病”的时代文化内涵呢? 丹纳在《艺术哲学》 中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完全摆脱他所置身的社会和文化对他的 影响,而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直接制约了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 古希腊的和谐论者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小宇宙之说, 他们认为 人体自我的“小宇宙”与外围的“大宇宙”同声相应、 欣然契合 是美好人生的展现。 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挺进, 异化与分裂的日 益深化, 古典田园的和谐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人们更多地感到的 是与日俱增的对立。 实际上, 世纪病患者承受着独自一人面对死 亡体验的压力、沉重的内心伤痛,他们是永远处于孤独之中的。 孤独有时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独处或找不到生存意义而在迷惘彷 徨中表现出的孤独感,更在于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时的孤单绝 望。
“世纪病”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 世人皆醒我独醉”的 人格独立的境界,是一种突如其来,却又真切无比的内心恐慌, 是主人公或被社会抛弃或自己抛弃社会的一种自我放逐。 “世纪 病患者”往往是孤独的,他们或与世隔绝、或迷惘彷徨、或自身 人格不被理解与尊重。 孤独的奋斗者无论是妥协、 逃离还是反抗,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失败, 虽然孤独的个体奋斗者最后失败了, 但 面对孤独,他们不是拒绝孤独,而是勇敢地承担孤独。他们不与 社会媾合, 而是通过自己的奋斗不断地战胜孤独, 实现自我生命 价值,诺思罗普 ?弗莱说:“悲剧的核心是主人公的孤独”。对 多数人来说, 世纪病是非常恐怖的一种处境, 处在世纪病中的人, 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那么, 这种悲剧性的演绎究竟具有怎样的文 本表现?其背后又具有怎样的价值意义?
隐喻目的:渗透于生命之中的现代感觉 本文以《挪威的森林》 为例探讨“世界病”的隐喻目的究竟 何在?整个故事沉浸在生、死、性、爱的氛围之中,读罢令人为 之哀叹不已。 小说中的女孩初美有着令人同情的自我, 她的那个 自我包裹着她对永泽一往情深的爱。 对永泽的爱几乎成了初美的 宗教,然而永泽极度自我, 虽然有天使的光环却缺乏天使的关怀, 其情可悯。小说中有这样的对话:
你太悲观了,”我说:“在黑夜、噩梦、死人的力量面前 太胆小了。你必须做的是忘记这些。只要忘记,你肯定能恢复
的。”
“要是能忘掉的话……”直子摇着头说。
“从这里出来,一起生活好么?”我说,“那样的话,我就 可以保护你不受黑夜和梦的干扰,还可以抱你……”
这显然是一种消极悲观厌世的生存方式。
木月的死让渡边真切地感到整个世界充满了灾难、 不幸与残
酷,即使一切是美好的、明朗的,在终有一死的命运面前,所有 美好也不过是一场虚空,既“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作为生的一 部分永存”。作者感慨:“一切在这里走到尽头,谁都无处可去, 别无选择余地。”(《斯普特尼克恋人》)其结果,村上春树笔 下的人物们便总是有一种置身于“世界尽头”的苍凉与无助。 存
在主义对村上春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影响也表现在他对 生命的虚无感知以及对生存的积极态度上。 其作品中的人物都带
有福斯特所言的“圆形”人物复杂矛盾的性格特征,即痛恨伪 善,对自然和纯真不懈地追求。小说中的青年所爱不外乎两者: 一是像他一样性情纯真、 童心未泯的弱者;二是一些“定格”不 变的东西。如对爱、纯洁、真实、智慧以及个人尊严的热切向往, 对真善美的寻求。当然,村上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完美的天 使”,但是他们的假与成人的假不可同日而语。 它显示了一个不
成熟、贪虚荣,缺乏责任感又玩世不恭的青年的心理特征,以及 一代青年所共有的孤独、苦闷、彷徨与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弹 子球的目的不在于自我表现, 而在于自我变革; 不在于扩张自己, 而在于缩小自己;不在于分析,而在于综合。假如你想表现自我 和扩张自我, 那么你恐怕将受到警示灯的无情报复。 ”“除了换 成数值的自尊心, 从弹子球机中你几乎一无所得”――宁愿以机 器为对象缩小自己, 却不愿意以人为对象扩张自己。 ”再比如从 “208”、“209”这种数值或符号的名字看出, 即使双胞胎女孩 和“我”之间有裸身上床的交情,也绝不是那种血脉相通的关 系。两性关系的和悦变成了机器式的数字,人被化为数值或符 号?人的物化、符号化,是以对人性的否定和不信任,这是对现 代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