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1)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2)危险因素:年龄≥5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3)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和肾功能受损;(4)临床疾患: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 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度分层表 低危人群 首选生活方式治疗, 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3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中危人群 首选生活方式治疗, 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1个月后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高危人群 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根据危险分层制订治疗方案的原则 糖尿病是卒中初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与卒中)风险增加2.5倍,而且9.1%的卒中复发与糖尿病有相关性。 与无糖尿病的卒中患者相比,有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年龄更低,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早10~20 年。 1.Stroke.1991;22:155-161 2.Stroke.2003;34:1457-1463 3.Diabetes care. 2005;28:355-359 二、糖尿病 经过规范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卒中风险是可以降低的。 在Steno-2研究发现,与单纯降糖治疗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60%,死亡风险降低57%。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358:580-591 血糖控制目标值: 1)空腹血糖:3.9~7.2 mmol/L; 2)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3)HbA1c(%)7.0。 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心源性栓子造成,约40%的不明原因性卒中可能是心源性卒中,同时如果患者有易栓倾向,通常可归因于心源性卒中。 房颤以及亚临床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房颤患者,以缺血性卒中为主。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1.Circulation. 2006;113:e409-449 2.Lancet. 2007;370:493-503 3.NEJM. 2009;361:1139-1151 三、心脏病 ? 心房纤颤者发生脑卒中危险增加5 倍 ? 冠心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2.2 ? 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危险性为 1.7 ?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直接导致脑栓塞 房 颤 在50-59岁和80-89岁的人群中,AF发生率从1.5%显著升至23.5%。 在中国, 房颤患病率男 1.4% ,女 0.7 % ,总共约800万人 中国卒中人群中有9.2-10.8%合并房颤 房颤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房颤是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Stroke. 1991; 22:983–988. Stroke. 2012;43:2788–2790 N Engl J Med. 2012; 366: 120–129. Stroke. 2013;44:1232-1237 Stroke. 2010;41:1877-1883 房颤导致卒中显著增加致残率 Lin et al. stroke 1996 卒中后(月) 房颤使卒中的死亡率增加1倍 房颤与非房颤患者的卒中后逐年死亡率 1. Marini et al. stroke 2005 意大利的基于人群的研究1 卒中后(年) 房颤显著增加卒中复发的危险 卒中事件后的第1年内, AF患者的卒中复发率为6.9% ,而非房颤者为4.7% 两组间卒中累积复发率在初次卒中事件2个月后即出现区别,且逐渐拉大 --AF与非房颤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 1. Marini et al. stroke 2005; 2. Penado et al. Am J Med 2003 意大利的基于人群的研究1 aAF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分级 依据CHADS2评分选择药物 阿司匹林、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的治疗目标:INR 2-3 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卒中预防最有效的手段,服用华法林使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 由于VKA局限性使得中国房颤抗凝严重不足,华法林使用率10% 我国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估计目前血脂异常者至少2亿 。 血脂异常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为1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