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风起》的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荷塘风起》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鲁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荷塘风起》。   [设计思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剖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在课堂上,赋予学生主动思考与发言自由,积极提倡自主、合作、剖析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与剖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剖析地学习,教师对学生起到组织、引导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与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关注自然、体悟人生。   [教学重点]   品味精美语段,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悟人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借助网络或图书,搜集摘录有关写荷塘荷花诗文,并做评点。   认真地阅读课文,将读完课文后最初感受与对课文不理解地方记下,课堂解决。   二、教学设计   (一)交流预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教师导学:   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诗文。   2.引导学生交流读课文感受与解答疑难问题。   3.组织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   1.交流搜集诗文。   2.相互交流感受、解答疑难问题。   3.商讨确定学习目标。   (赏析文段、把握感情、理解主旨)   教学设想:在交流中,激发起学生搜集查找资料欲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能力。   (同学已学过朱自清《荷塘月色》、周敦颐《爱莲说》、季羡林《清塘荷韵》及杨万里写荷诗等)   (二)赏析精美语段,把握作者感情   教师导学:   1.组织学生品读、赏析、交流自己喜欢精美文段。   2.指导学生赏析:   ①作者从哪个角度写景,立足点在哪?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景物这些特点,收到什么效果?   ③写景中蕴涵着作者什么感情?自己有没有这种体验。   (振奋,追求高洁、清澈自由,抛弃尘世污浊,向往大自然)   3.引导学生理解含蓄语句,把握作者情感。   在学生鉴赏第三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公事包依旧沉重拉着我肩膀。然而,我感谢那刹那一刻,当阳光,荷叶,轻风与人,有那瞬间多彩神会”对这句话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体验。   (在那刹那一刻,忘记了公事缠身,而与阳光、荷叶、轻风融为一体,得到瞬间多彩神会,这瞬间多彩神会,是灵魂过滤,是心灵净化,是我摆脱污浊现实美好愿望与情怀,也是我内心世界与自然外物融合结果。)   学生活动:   1.将自己喜欢段落自主地品读、欣赏、评点。   2.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赏析自己喜欢文段。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赏析步骤:品读――评析――同学评价――同学补充――教师引导――齐读)   教学设想:学生在赏析交流中,培养其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及写景状物能力。   (第2段写荷叶,观察角度:近看,正面、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静态美;借助水珠在荷叶上流动,侧面、比喻、拟人化手法写出了动态美。   第3段写荷叶,观察角度:远看,借阳光,强风作用,将荷叶写得有形、有色、有声,多彩多姿。   第4段写荷花,近看,比喻写形;利用颜色变化写出花美姿,比喻、拟人运用。)   (这几段之所以能把荷叶荷花写这样多彩多姿,主要是因为作者观察细腻,如:写荷花尖端红紫,似乎冒出红紫浓烟)   (三)剖析问题,深入理解主旨   教师导学:教师在前面学生赏析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剖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结尾写到荷塘周围建筑、噪音,作者想告诉你什么?   (文章结尾写到“钢筋水泥”把荷塘给“镇压”住了,大量水泥把莲藕给“封杀”了,以及噪音碾压着花叶等,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这种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现象惋惜、愤慨、无奈感情,另一方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人与自然”与谐这么一个话题,让人们关注自然。)   文章结尾还写到一个儿童作画情节,这又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写到儿童在画画竟“耳聋于外来噪音”,可见他已经沉浸在荷世界里去了,并没有被外界噪音所干扰,他是出污泥而不染,浊中见高洁荷化身,是美使者,也是作者愿望、理想。)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剖析讨论,最后交流讨论结果,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教学设想:本环节目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剖析文章主旨,要求谈有道理即可。   (四)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三、作业   布置学生课下将本课与《荷塘月色》、《清塘荷韵》三篇文章优美片段摘录下来并背诵,比较三篇文章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