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评价方法简介
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该项目使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为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和危险度评价法,另外,对于风险程度的分析还采用了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各单元选用的评价方法见附表1.1-1。
附表1.1-1各单元选用的评价方法
单元
方法
安全检查表(SCL)
预先危险性
分析法(PHA)
危险度
评价法
作业条件
危险分析(LEC)
事故树分
析法
(FTA)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厂址选择及周围环境单元
√
厂区总平面布置单元
√
直立炉备煤单元
√
√
炭化筛储焦单元
√
√
煤气净化、化产回收单元
√
炭化煤气制甲醇单元
√
焦油加氢单元
√
粗苯加氢单元
√
√
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单元
√
√
√
电气单元
√
√
仪表、自动控制单元
√
√
空压、氮压、制冷单元
√
特种设备单元
√
给、排水单元
√
采暖、通风和除尘单元
√
消防单元
√
作业环境单元
√
注:风险程度分析采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1.2 评价方法简介
1、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检查表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等内容的表格(清单)。
当安全检查表用于对工程、系统的设计、装置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管理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识别所存在的危险性。
常见的安全检查表见表1.2-1。
表1.2-1 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结果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2、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如表1.2-2所示。
表1.2-2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事故
阶段
原因
事故后果
危险等级
对策
其危险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如表1.2-3。
表1.2-3 危险等级划分
等级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死亡或系统损坏
Ⅱ
临界的
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
灾难性的
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3、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国家标准GB 50160—2008《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度评价分类》(HG 20660—1991)等技术规范标准,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表1.2-4),规定了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个项目共同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危险度分级图如图1.2-1所示,分级表见1.2-5。
16点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
11~15点为2级,需同周围情况用其他设备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1~10点为3级,属低危险度。
物质:物质本身固有的点火性、可燃性和爆炸性的程度;
容量:运行温度和点火温度的关系。
压力:运行压力(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
操作:运行条件引起爆炸或异常反应的可能性。
图1.2-1 危险度分级图
1.2-4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
项目
分??? ? 值
A 10(分)
B(5分)
C (2分)
D(0分)
物质(指单元内危险、有害程度最大的物质)
1.甲类可燃气体*
2.甲A类物质及液态烃类
3.甲类固体
4.极度危害介质**
1.乙类可燃气体
2.甲B、乙A类可燃液体
3.乙类固体
4.高度危害介质
1. 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
2.丙类固体
3.中、轻度危害介质
不属于左述A、B、C项之物质
容量***
1.气体1000M3以上
2.液体100M3以上
1.气体500-1000M3
2.液体50-100M3
1.气体100-500M3
2.液体10-50M3
1.气体≤100M3
2.液体≤10 M3
温度
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
1. 1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docx VIP
- 特定技能2号农业练习题11.docx
- 第16课 畅享在线交流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七上有理数混合运算专题训练.pdf VIP
- 大学课程《PC装配式建筑概论》PPT教学:第7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pptx VIP
- 2024年考研《数学一》真题及详解 .pdf VIP
- 第30课 在线安全防范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俄罗斯文学精讲》-公开·课件设计.ppt VIP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案设计.docx VIP
- 第29课 了解自主可控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