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之父”罗家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大之父”罗家伦 提起名高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北大、清华、南开, 以及抗战时期由这三所名校组建的西南联大,撇开外国教会 办的燕京、辅仁、圣约翰这些名大学外,大概仍是意识形态 作祟,人们很少提到中央大学。提起名校长、教育家,人们 首先想到的是蔡元培、 梅贻琦、 张伯苓、 蒋梦麟、 竺可桢等, 人们很少、甚至忘记了将一个由于易长风潮闹得不可开交濒 临解散、学术上还名不见经传的中央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的校长罗家伦。 罗家伦 (1897 —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 1917 年考入北京 大学,他与傅斯年都是陈独秀、胡适的高足,是五四学生运 动的领袖之一、 《五四宣言》的起草者,也是“五四运动” 词的首创者,是最早提出“五四精神”的人。 1920 年秋罗 家伦离开北大赴欧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 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1926 年春留学欧洲时首倡有计划的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回国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出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再长 中央大学,对中国现代学术、教育发展不无贡献 他任中央大学校长的十年( 1932—1941 年),是中央大学危 难深重而又有长足发展的十年,是中央大学、也是他最有作 为的“黄金十年” ,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光彩巅峰。谈中国 教育史,他与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蒋梦麟、竺 可桢、陈裕光、陈嘉庚、傅斯年等人一样,是个绕不过去的 人物。 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国立中央大学,民国时期作为首都大学,理当“冠全国中心 之学府,树首都声教之规模” 。然而应是这样的一座高等学 府,从 1927 府,从 1927年 6月到 1928年 4月, 个月内四易校名,先 后经历了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和中央大学, 随后又是易长风潮, 从 1930 年到 1932 年两年间, 八易校长。 1930 年 10 月,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 ( 1930 年 10 月, 年底,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调任中央大学校长。1931 年底, 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调任中央大学校长。 1931 年 “九?一八”八”事变,中大学生 1000 余人在本校何浩若教授 “九?一八” 带领下冒着大雨整队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恰逢校长朱家 骅也在中央党部,朱家骅在学生要求下亦随着学生请愿队伍 起来到外交部请愿。民国时期大学校长、教授与学生一同 游行示威请愿之事,并不罕见。不存在校长教授要与什么保 持一致的困惑。因为外交部长王正廷不愿接见请愿学生,愤 怒的学生,冲入王正廷办公室,身为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学 生责问之下,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愤激之下,学生将王正 廷头部打伤,王被送进医院治疗。之后,中大学生又与复旦 大学、金陵大学共 5000 余名学生继续冒雨向国民政府请愿, 蒋介石现场接见请愿学生,一再劝说,告诫学生“持其志无 暴其气”,如浮躁气太甚,不过增加国耻,要求学生回校安 心上课。由于学生殴伤外交部长,冲击首都卫戍司令部和中 央党部,捣毁不真实报导学生抗日爱国活动的《中央日报》 校长朱家骅不得不引咎辞职,但无一学生教师受责。王正廷 也被迫辞去外长一职。嗣后国民政府任命桂崇基为中大校 长,又为学生所反对, 1932 年 1月底桂即挂冠而去。于是政 府改任原中国科学社社长、曾经做过东南大学行政委员会副 主任 (即副校长 )的任鸿隽为中大校长,任以经费困难坚辞不 就;校务便由法学院院长刘光华代理。 6 月间刘光华又辞代 理职务,以致校政无人,陷于混乱。此时中大全体教师因索 欠薪,宣布“总请假” ,发生了罢教索薪事件。而学生则要 求“复课”,并电促任鸿隽来校主持,遭拒。 6 月 28 日,行 政院委派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为中大代理校长,段虽然是 五四”健将,却因他毕业后长期从政,紧跟当局,五四” 五四”健将,却因他毕业后长期从政,紧跟当局, 五四” 健将的光环早已蜕去。学生不满段锡朋的作为,坚拒其来校 主政,反对的理由是我们不要“政客式人物来当校长”,段 主政,反对的理由是我们不要“政客式人物来当校长” ,段 锡朋到校视事即被殴伤,学生随之组成 13 人的护校委员会。 南京国民政府震怒之下,下令暂时解散中央大学,由教育部 派员接收中大,教员予以解聘,学生听候甄别。7 派员接收中大,教员予以解聘,学生听候甄别。 7 月 6 日, 行政院议决蔡元培、李四光、钱天鹤、顾孟余、竺可桢、张 道藩、罗家伦、周鲠生、谭伯羽、俞大维为中大整理委员会 委员,蔡元培为委员长,先后集会拟具整理方案报请行政院 核定。整理期间又决定由李四光代行校长职务。几经商讨, 国民政府于 8 月 25 日,正式任命罗家伦为中大校长。罗家 伦本不愿来,可已转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亲到罗家,再以 伦本不愿来,可已转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亲到罗家, 再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