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逆灌注技术:CPB、脑卒中 血液稀释:交联分子血红蛋白 离子通道阻滞药 Ca2+通道阻滞药:尼莫地平 防止Ca2+进入细胞,在线粒体聚积 改变脂肪酸代谢 舒张血管,防止Bpl聚集、血粘度升高 Na+通道阻滞药:利多卡因 膜稳定作用,减少离子渗漏(钠内流、钾外流),大剂量降低脑代谢率 药理学脑保护 K+通道阻滞药:苯妥英钠 稳定细胞膜,减慢K+释放 改善CBF分布,防止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堆积 脂质过氧化抑制剂 脂溶性21-氨类固醇(U74006F) 缺血前预先给药有效,能透过BBB 过氧化氢酶和SOD 效果不确切,通透BBB(?) 铁螯合剂 超氧阴离子经Fe2+触媒形成高毒性自由基 VitE EAAs拮抗剂 EAA受体NMDA的非竞争性拮抗药 Ket MK-801 右吗喃及苯环利定 非NMDA拮抗剂:NBQX 巴比妥类药等 降低CMRO2:类似低温,只影响活跃的大脑代谢,显著抑制低温脑组织残存的电活动 降低ICP:对过度通气和甘露醇无效者 减轻脑水肿 非缺血区血管收缩,血液向缺血区分流 减少钙内流、抑制自由基形成和潜在EAAs活性 内源性脑保护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 某一组织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短暂的缺血缺氧处理,触发或动员机体内源性防护机制,从而对随后更长时间的严重低氧或缺血性损伤产生强大的防御和保护作用,即采用亚致死性缺血缺氧达到改善后续的致死性缺血缺氧损伤所引起的神经元损害目的 药物预处理:腺苷,KATP,BDNF 三、脑复苏的措施 脑复苏:为了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重要性:脑复苏是决定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脑复苏 cerebral resuscitation 适应症:估计心肺复苏不够及时(>4分钟)+脑缺氧损伤的体征如体温升高,肌张力亢进、痉挛、抽搐乃至惊厥 目的:挽救病人生命,恢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并最大限度改善病人的智能,使病人重新获得生活和工作能力 呼吸管理(气管插管)准备物品 气管插管器械选择 气管插管示意图及视频 用药途径和静脉输液 1、用药途径:静脉途径(最常用,分外周及中心静脉)、骨髓腔途径、气管途径。 2、大量液体丧失导致的低血容量有关,应及时补液以迅速恢复血容量。 3、无低血容量存在时,过量输注液体似乎并无益处。复苏期间建立静脉通路的主要目的是用药。 4、除非明确存在低血糖,一般应避免输注含葡萄糖溶液。 用药途径和静脉输液 深静脉置管术: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循环状况极差,通过外周静脉输液执行困难且起作用时间长,不利于积极抢救。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股静脉穿刺置管 复苏药物 1、肾上腺素: 缩血管药首选药。 用法:1mg静脉或骨髓腔内注射,每3~5分钟重复1次。 一般不推荐大剂量应用,特殊情况下考虑使用更高剂量(如β肾上腺受体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中毒等)。 有时自主循环恢复后仍然需要用合适剂量肾上腺素输注维持血压。 如果静脉液路未建立或建立延迟,可从气管内给药,剂量2-2.5mg . 复苏药物 2、血管加压素: (2015年指南已除名)。 3、胺碘酮: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可用于对CPR、电击除颤和缩血管药等治疗无反应的VF/无脉搏VT患者,初始剂量为300mg,用5%GS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1~1.5mg/min静脉泵入(约6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mg/min维持。 4、利多卡因:相对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自主循环恢复率低于胺碘酮,心室停顿发生率高。仅推荐在没有胺碘酮时应用,用法:100 mg(1~1.5 mg/kg),VF/VT持续存在,每隔5~10-min追加0.5~0.75 mg/kg,第1小时的总剂量不超过3mg/kg。 复苏药物 5、硫酸镁:指征:①对电击无效的顽固性VF;②室性快速心律失常;③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④洋地黄中毒。用法:2g(8mmol),1~2 min注射完毕,10~15 min后可酌情重复。 6、阿托品:指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