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个文档是我精心制做的作品,对学习有很大帮助,请领导审核。谢谢!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教学重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教学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世称“杜少陵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杜工部 ”,有《杜工部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3.“三吏三别” :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石壕吏(lì)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
听妇 /前致词:三男 /邺(yè)城戍(shù)。一男 /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 /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ú)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四、译读感知
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1)解释词语
投:投宿。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致:对……说。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前途:前行的路。
(2)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五、研读赏析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①三男戍,二男死;②孙方乳,媳无裙;③翁逾墙,妇夜往。
(一)齐读第一节
1.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写了几个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明确: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2.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明确: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3.差吏抓壮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
明确: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4.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二)齐读第二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反复的修辞;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doc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doc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仿真测试卷(附答案)(二).doc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仿真测试卷(附答案)(一).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5《影子》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6《比尾巴》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7《青蛙写诗》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9《明天要远足》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一课一练试题.doc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四月天》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我看》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导学案 (含答案).doc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学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