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消毒灭菌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消毒灭菌合格率应100%。不合格物品严禁使用。 2、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时应按照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做无菌技术操作时必须衣帽整洁,带口罩;下班、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进入感染病区应穿隔离衣,换鞋戴口罩。 4、医务人员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和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溶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的效果。 5、各病区特别是医院感染重点易感区域,应根据消毒灭菌原则及部颁标准,结合本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应根据其性能,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物品应先去污,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如特殊感染病人(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7、对使用中的消毒灭菌物品和消毒灭菌药械,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8、消毒灭菌药剂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更换2次;更换消毒灭菌剂时,必须对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9、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早产儿暖箱、呼吸机雾化罐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及暖箱水均用灭菌水,每日更换;血压计袖带每周擦拭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患者后及时消毒;体温表用后放入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置清洁容器内备用,存放容器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10、严格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应无害化处理。 11、病室内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30分钟;遇污染时用移动式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1小时或动态杀菌机消毒2小时。 12、医疗单元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擦,拖扫工具使用后应先洗净、消毒、晾干再使用。 13病床每天湿式清扫1—2次,一床一巾;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随时污染随时消毒;使用后消毒液浸泡;脸盆痰盂(除一次性)一人一用,出院后终末处理备用,住院期间每周消毒一次。 14、普通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床单位或病房按病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5、患者的被服、床单、枕套和诊查床单等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1—2次,随时污染随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更换的脏被服放入污物袋内,密闭运送至洗衣房。洗衣房应将各类衣物与传染性衣物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定期清洁消毒。 16、总务后勤部门做好医院污物、污水管理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处理后的污水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定期检测。 二、隔离制度 1、医疗单元建筑布局合理,服务流程明确,洁污分开,防止因人流、物流交叉而导致的污染。 2、严格区分无菌区、消毒区、污染区,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标识清楚,各区域用具应有标识,(抹布、拖把)分开使用、清洗、消毒、挂晾晒干备用。 3、高危险区、极高危险区域内各相关科室、部门实行区域隔离管理。内部布局应明确划分为“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 4、医务人员严格按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 5、凡遇有耐药菌感染及特殊感染的患者,应按照传播途径不同进行隔离措施;对其使用过的病室被褥、衣服必须严格的消毒处理,换药敷料须焚烧;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戴隔离服、帽子、口罩接触污染物戴手套等隔离防护措施。 6、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帽子/头发罩、眼罩、面罩、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7、严格遵循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原则,特殊感染病人应进行隔离,并设有隔离标志。 8、患者手术前应做有关传染病筛查,其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9、对患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要求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10、病人在透析前需要做乙肝、丙肝及艾滋病毒感染等相关病原学检查,并定期复查。 11、限制陪客,并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12、正确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