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熟悉词,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词中的意境。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习苏轼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词中的意境。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月千里寄相思,我国古代的诗人一直对月亮情有独钟。有人说,随手拿起一本诗集,抖一抖,便会滴滴答答落下许多“月”字来。里面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春花秋月;有“何人恁爱今宵月,也上楼头弄玉箫”的风花雪月;也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边关冷月。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笔下的那一轮明月。 (二)作家及背景介绍 学生已比较熟悉,可自己交流补充。 (三)朗读感悟——赏月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该怎样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同学点评 4、教师引导赏析词中的画面 “起舞弄清影”“转朱阁,低绮户”,品析里面的画面美,引导学生概括美感。 女生齐读,体会画面美。 朗读感悟——品月 学生读词,找出词里渗透词人感情的字眼,引导品味。 教师以小序为例分析“欢”“怀”里面的情感。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选定关键字眼“恐”“恨”“愿”逐一解读。 “恐”,结合背景理解,理解“叹人生,失意矛盾” “恨”结合故事、仿写,理解“怀子由,离愁别恨” “愿”结合同义诗词,理解豁达乐观的情绪。 学生唱词,体会情感美。 朗读感悟——悟月 找出词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思考阐释了怎样的哲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点评。 男生齐读,体会哲理思考。 学生背诵,检查 四、拓展游戏“飞花令”——月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勤积累,热爱中华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独生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对于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不会领悟得太深刻。再加上娇生惯养,所以他们无论是对待亲情还是友情,大都缺乏换位思考的观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传达了浓浓亲情,可以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一次情感教育,使得他们在青春期更好地处理与父母及朋友的关系。在学习本诗之前,学生接触的诗词已很多,并能简单地叙述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但对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根据该学段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该单元的单元说明及文本的特点,意境、情感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是利用文中浓浓的亲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也要加强挫折教育,这一时期的学生很脆弱,很容易放弃。对作者苏轼的介绍可采用考查的方式,学生对苏轼并不陌生,可以让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苏轼的了解,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 效果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设想是通过语文课上的琅琅读书声体现“语文味”,通过反复诵读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魅力,理解我国古代诗人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做结。全词向我们展示了词人由忧郁、愁苦到豁达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离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该词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意境深刻,画面感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写法,以生动的文字对古今一轮月向我们做了最真最美的诠释。 诗词拓展游戏“飞花令”——月 学生课前积累背诵描写明月的诗词,通过模仿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的游戏激发学生背诵、积累、热爱古诗词的情趣。 参考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