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书艺及市场走向.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翁同龢书艺及市场走向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翁同龢不仅是两代帝师,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最具影响力的重臣。他的书法师法颜体,出入苏、米,很受人们青睐,并被誉为“同、光书法家第一”。那时,京城不少招牌都能看到翁同龢的字,可见他的书法也有很大影响力。 众所周知,尽管晚清政坛风雨飘摇,但是仍涌现出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翁同龢(1830—1904)是清末戊戌变法的倡导者,著名的外交家、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同治、光绪皇帝老师的殊荣使他平步青云,历任官内阁学士、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会试总裁,加太子太保、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可谓红极一时,江浙名士如文廷式、沈曾植、张謇等多出其门下。尤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光绪帝师长达二十多年里,翁同龢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更有学者认为,翁同龢一面大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今文经学中的“微言大义”和改革进取的思想,企图从中找到社会兴衰治乱的缘由,挽救民族危机及日益衰微的王朝;一面通过书房进讲,指导光绪学习批阅洋务折件,向光绪帝灌输社会变革思想,教导光绪了解世界大势,勇于创新,开创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光绪帝之所以后来能发动维新变法,追溯起来与翁同龢教育分不开的,可以说是翁同龢一手点燃了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思想火花。同时,翁同龢支持维新变法,推荐康有为,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明定国是诏》。1894年中日战起,他力主抗战。《马关条约》签订后,欲扶光绪亲政,筹思革新,支持康有为变法,并密荐于光绪帝。1898年由于戊戌变法的牵连,被慈禧一怒之下,革职发回原籍,永不叙用,从此一落千丈,在抑郁中度过余生。翁同龢于1904年病卒。1909年(宣统元年)诏复原官,追谥“文恭”。著有《瓶庐诗稿》、《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等。 书法和藏书皆一流 翁同龢才华横溢,工诗、书,兼作画,以书法名世,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擅写楷书、行书、隶书,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后上溯苏轼、米芾,又借鉴清代翁方纲、钱南园等学颜名家成果,所作书淳厚宽博,线条遒劲,天骨开张。那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当年杨守敬《学书迩言》评其书法为:“松禅学颜平原,老苍之至,无一雅笔,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询不诬也。”评价之高,由此可见。晚年更沉浸于汉魏,偶作八分,不矜才不使气自成家数。翁氏也能绘画,平生经眼的历代名迹不计其数,但其绘画仅为客串。翁同龢也是一位大藏书家,在京为官四十多年,平生喜藏书,居官朝中时常去琉璃厂访书,陆续购进许多好书。其中有乾隆进士、嘉庆帝师彭元瑞的知圣道斋藏书,怡亲王死后流散出府的乐善堂旧藏,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海内孤本。翁同龢藏书室有“一经堂”、“韵斋”,在家乡祖居有“宝瓠斋”,自己筑有“瓶庐”。戊戌变法失败后,革职归里,典籍碑帖,悉留于京师旧居,家藏抄本多,其收藏的宋元刊本数百种,且珍秘罕见。如宋版孤本《集韵》、《会昌一品诗集》、《丁卯集》、《嵩山居士集》、《施顾注苏诗》、《长短经》、《愣严经》等,世无二本。据翁同龢玄侄孙、文史学者翁宗庆说:“翁同龢银子很多,但是他都是买书,买字画、碑帖、书画,碑帖要临的,书要看的,字画要欣赏的。翁同龢的字做尚书的时候最好。50多岁的时候,气势跌宕。” 书艺极高,价格后来居上 在艺术市场上,翁同龢的书法很早就享有较高声誉。清末北京琉璃厂很多画廊竞相请翁题写匾额,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和档次,民国时期已形成收藏翁同龢书法的圈子。上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翁的书法作品也常在市场上亮相,价格不低。1993年翁氏《行书》(四屏)在首届朵云轩拍卖会上以4.4 万元成交;1994年翁氏《行书》(四屏)和《天中景物成扇》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分别以6.21万港元和2.76万港元成交;以后其作品价格有所回落,1996年翁氏《楷书七言联》和《家书十二开册》在朵云轩拍卖会上以1.76万元和1.5万元成交。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字画价格大幅上扬,翁同龢书法价格也出现攀升,不少作品价格越过百万元大关,2021年《行书八屏》在中贸圣佳获价94万元;2021年《书法四屏》在中宝拍卖获价69万元;2021年《行书八言联》在西泠印社获价105.8万元,高出估价高端近3倍。 鉴于翁同龢是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重要人物,他的地位无人可替代,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个性鲜明,其作品值得后人收藏和关注。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