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晚年书画作品赏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大山人晚年书画作品赏析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逝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享年80岁。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师一生坎坷曲折,从事书、画、文学艺术创作的时间长。他曾用过许多名字,如谱名(统銮)、庠名(朱耷)、僧名(传綮)、僧字(刃庵),在自己作品上所题署的款名、字号、别名也特别多,单是用过的“号”就有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法堀、掣颠、纯汉、綮雪衲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已经59岁的他脱僧还俗数年之后,开始以“八大山人”四字署款,从此弃用其他名号,直至逝世,最终以“八大山人”之名传行于世。 朱耷“八大山人”署款作品是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二十余年间(1684—1705)创作的,是艺术大师成熟期的作品,展现出艺术大师一生艺术实践从探索到成熟的转折过程,反映了八大山人晚年对书画艺术的最后领悟和意趣取向,每件均堪称八大山人的代表作品。 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有八十余幅八大山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本文遴选其中十余幅署“八大山人”款的书画珍品赏析如下。 图1为八大山人77岁至80岁之间创作的《双鹰》纸本图轴(画芯纵179、横88.2厘米)。 图轴为水墨写意,画面绘双鹰,其背景山岩巍然,一鹰立于高岩之巅峰,一鹰立于巍峨古树一侧横出、卧于丘壑危岫之间的枯枝之上。双鹰高处苍茫云天、下临无地的半空,拥遥相呼应之态,具睥睨洪荒万物之神。抬首署款“八大山人写”,下钤“八大山人”(白文)、“荷园”(朱文)印。图画笔墨生动、简练,尤其是双鹰绘画尤见功力,墨色浓淡变化多端,笔墨洒脱,恣意挥洒自如而造型精准,双鹰神态灵动,形、灵俱佳,堪为八大画中精品。 图2为八大山人77岁至80岁之间创作的《墨荷》纸本图轴(画芯纵178.8、横92厘米)。 图轴为写意花鸟,画面绘荷三组,荷叶以淡墨、浓墨泼洒,浓墨画叶脉。荷花勾勒而成,点缀其间。荷梗以篆法肆意挥洒,却无披离横斜之势,虽然同向,但排遣有致,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左上角署款“八大山人写”,下钤“可得神仙”(白文)、“八大山人”(白文)印,右下角钤朱文“荷园”印。八大山人的荷花画为近代大师张大千极力推崇。 以上两幅画作为195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拨交。 图3为八大山人77岁至80岁之间创作的《桐鹤》纸本图轴(画芯纵205、横74厘米)。 图轴桐鹤水墨写之。画面背景亦取峰巅之居高一隅之景,梧桐一棵衔岩高耸,虬干盘曲,不见中段,但现高枝繁荫,别地洞天之间有多少峰回路转、丘壑悬崖概行略去,所造背景简而阔大,以烘托、突显中心主题——白鹤。白鹤单足立于画面中央,环首回望,神态凝重,翻眼凝望尘表,思绪游离物外。高岩、树干、树枝随意写画,树叶、鹤羽随意泼墨涂抹,干湿恰到好处,点缀之笔轻捷挥洒自如,皆着在精准之位。两爪一着力、一垂,造型如生。足现八大老练之功力。抬首署款“八大山人”,钤“八大山人”(白文)印,右下角钤朱文“荷园” 印、“遥属”印。 图4为八大山人77岁至80岁之间创作的《幽人泛舟》纸本图轴(画芯纵172.3、横53厘米)。 图轴为浅绛山水。画面绘一山谷小溪,近景绘高岩之前一溪涧,一位隐名埋姓的幽人于溪流之中击楫泛舟。中景绘岩坡上枝柯交集的古树、岩间平地上草堂,远景绘苍茫远山。抬首署款“八大山人写”,钤“可得神仙”(白文)、“拾得”(白文)印,右下角钤朱文“荷园”印。左下角钤有收藏印三方。画为1959上海文物商店拨交。 以上四幅“荷园”印款画作创作于1702年至1705年之间,即八大山人生命的最后三年多时间内。 图5为八大山人晚年创作的《孤松》纸本图轴(画芯纵113.5、横58.4厘米)。 孤松图轴纸本水墨写意花鸟画。画面中心一孤松,枝叶稀疏。右上角款:“写为兰皋先生 八大山人”。印“可得神仙”(白文)、“八大山人”(白文)。 这幅孤松图轴因有吴昌硕题款而变得特别珍贵。吴昌硕的题跋位于画幅左下角,跋文分两竖行:“八大山人画世多,赝本不堪入目。此帧高古超逸,无溢笔,无賸(剩)笔,方是庐山真面。尝从遲鸿轩借读,因题其后。乙未仲秋佳日吴俊卿。”下钤有“俊卿”、“吴昌硕”、“文心审定”印。 图6为八大山人晚年创作的《孤鹰独立残枝》纸本图轴(画芯纵127、横64厘米)。 图轴水墨写意而成,画面着墨不多,仅绘一孤鹰单足独立于一断残秃枝之上,大树另一半主枝也仅现一尾梢而已。抬首署款“八大山人写”,下钤白文“可得神仙”、“八大山人”篆文印。尾钤朱文“遥属”印。左、右下角各钤两方收藏印。 图7为八大山人晚年创作的《花石游鱼》图轴(画芯纵105.5、横33.5厘米)。 图轴为纸本水墨画,构图简练至极,仅绘一石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