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东坡《寒食帖》的艺术特色.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苏东坡《寒食帖》的艺术特色 《寒食帖》是苏东坡撰诗并书写的一篇文章,是苏东坡被贬黄州而写的两首五言诗,在书法上,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原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苏东坡的书法,结体上,被戏称为“石压蛤蟆”,字形偏扁,左低右高,显得右侧不易开张,不是很活泼潇洒,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是很美观好看,不像王羲之书法的修长和俊美。所以,在很长的一段间里,本人也不怎么喜欢他的书法,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眼界的提高,再回头来欣赏这篇《寒食帖》,慢慢咀嚼,确实是意味隽永,光彩照人,不愧为天下第三行书之美誉。 此帖是苏东坡行书之代表作。诗词写得苍凉悲情,表达了苏东坡贬黄州之后的惆怅、孤寂的心情心境,通篇书法跌宕起伏,随性而书,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参差错落,恣肆奇崛。诗词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表现出他当时窘迫的处境,“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显得阴郁潮湿。他的书写,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理性到情绪的跌宕起伏。书法作品中“衔纸”二字悬针笔法,是全篇作品的高潮部分,有如刻刀锋利无比,打破凝重而又略显迟滞的局面,有如一道闪电,划破沉郁孤寂的天际,写出了悲愤、凄凉,透露出流放诗人豁达下隐忍的委屈,尖锐的笔锋直指下面一下小小的萎缩的“君”字。这一段错综了诗人荒凉、悲愤,混合了自负、凄苦,交织着委屈、伤痛。行书的笔画顿挫,借助视觉流转,成为生命底层的呐喊,动人心魄,耐人寻味! 想到不能接近的君王,尽忠无门;想到遥远的故土,又尽孝无望。一个是君王,一个是父母,“墓”字写得很大,但是这个“君”字写得很小,好像躲在墙角萎靡不振。苏东坡一路被贬,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怨言和悲愤。最后一句话,“死灰吹不起”,简直是末路的绝唱。因此,这篇书法作品,已不再计较于法度结构的规范和严谨,而是更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经历了牢狱之灾,生死大难,又看尽了自己的狼狈不堪,已经不在乎字形的遒劲和俊美,“丑陋”又何妨。 所以,细细品味,《寒食帖》墨色的凝重,笔法的略显迟滞,字形的略显笨拙,这不是遒劲华美,而是抑郁、苦楚、苦涩、内心苦闷的情绪再现! 所以,细细品味,苏东坡《寒食帖》是一篇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书法作品。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中学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