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第15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学课件设计.ppt

高中历史_第15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人生来说,成功就是一架梯子。不管你的攀登技术是好还是坏,但有一点值得你注意:凡是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爬上去的!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寿光五中 潘玉英 【课程标准】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学习目标】 1)掌握挑战教皇权威的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 2)体会马丁﹒路德等人的思想主张,概括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敢于坚定信仰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品质。 资料卡片一:基督教基本教义 原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源。 救赎:人类无法自救,上帝差遣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东正教 公教(天主教) 第一次分裂1054年 资料卡片二:基督教的发展历程 : 东正教 天主教 新 教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路德教派、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我叫约翰森,生于1491年,今年25岁,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我靠经营香料为生,现拥有两处庄园,三家葡萄酒厂,我热爱生活,喜爱追求财富,我要的是现世的享乐。可是我宗教信仰不允许我这样做,他们甚至让我把这一切都捐献给教会,“天哪,我哪里舍得”,可是这年月就连国王都听教会的,我又算的了什么呢?! 约翰森的内心矛盾: 【追根溯源】 材料 (1):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恩格斯 (2)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 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 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 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里利七世 请罪,亨利四世在雪地里跪了整整三天, 才得到教皇的原谅。 (3)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 (4)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 细数教皇的权威 垄断教育和文化 压制 王权 经济实力 雄厚 控制日常生活 【追根溯源】 1、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强化王权的障碍 3、文化: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德国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5、导火索:教皇出售赎罪券    (1)14一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与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通过奋斗,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 (2)14-15世纪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3)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是如何阻碍欧洲社会发展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归纳) 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1517年万圣节前夕,我路过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人声鼎沸,喊得最多的是:“路德!路德”,当我挤进水泄不通的人群,看到大门上赫然贴着《九十五条论纲》,上面还写着“欢迎辩论”。我一字一句的拜读着路德写的论纲,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约翰森见证改革: 路德及宗教改革 序幕:《九十五条论纲》 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马丁﹒路德 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1.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 2.二者主张有何不同? 天主教的“因行称义” 上帝 信徒 路德教的“因信称义” 上帝 信徒 神职人员 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得救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二十多年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