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2苏武传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 苏武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书》以及作者班固;归纳本文文言现象; 过程和方法 梳理概括本文情节;分析苏武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苏武高尚的节操,学习其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苏武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体悟苏武高尚的节操,学习其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入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二、检查预习 了解作者以及作品 2、导学案检查 走进文本 疏通文意,理清脉络,拟定小标题。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1) 缑王谋反,祸及汉使(2)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3~4) 卫律逼降 威武不屈(5) 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6) 李陵劝降 忠贞如一(7~8) 历尽艰难,发白归汉(9~10) 找出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典型情节 自刺;被劝降;北海牧羊; 赏析精彩情节,探究人物性格 1、赏析“自刺”(一惊;一哭;一壮) ⑴同学们齐读3~4段 ⑵考验一:面对突发的变故,在紧张的局势中,你会怎么做?苏武又是怎么做的?体现了苏武什么品质? 翻译以下句子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2、考验二:被劝降之“卫律逼降” ⑴2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5段 ⑵思考:劝降选手1卫律是怎样劝降的?面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表现是怎样的?(“不动”“不应”“骂”) 考验二:被劝降之“李陵劝降” ⑴观看李陵劝降的视频,思考:单于为什么派李陵劝降,李陵又是怎么劝降的? ⑵苏武与李陵的对话体现了苏武的什么性格特点? 考验三:“北海牧羊”, 齐读第6段。思考:被劝降失败后,苏武又接受了哪些方式的考验?(幽禁、绝食;终身流放;分离同伴;) 4、苏武形象小结 探究讨论 分小组讨论:苏武两度自杀与北海牧羊时想法设法活下去矛盾吗? 课堂练笔 展示高考作文《永远的苏武》,仿写下列文段“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学生展示自己仿写的段落。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面对身边的诱惑,我们要坚守信念,学会拒绝! 课后分析李陵和卫律形象,探究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 板书设计 张胜 ? 挑拨君臣关系 卫律?苏武 ?李陵 断绝亲情之念 (威逼利诱) 宣扬叛徒哲学 ? 单于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文言现象较多,所以选择设计“导学案”让同学们提前预习。 人物形象较多且个性鲜明,但着重分析苏武形象,如能在人物性格对比中突出苏武形象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