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恨是虚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最恨是虚生 a rel=nofollow onclick=doyoo.util.openChat();return false; href=# 陈? 觯?浙江温州市人, 1921 年 7 月出生。 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曾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06 年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曾是《外 国文学名著丛书》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丛书》的编委, 《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二十世纪 欧美文论丛书》的主编,曾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计 划期间外国文学语言组成员。主要著作有《同异集一一论古 典文学遗产、现代派文学及其他》 、《陈 ?鲎匝〖 ?》等。 陈先生年过七旬时依然坚持上班,他清癯的身影、永远 的中山装和一口难懂的温州话曾经是外文所一道独特的风 景。耄耋之年,他承担起主编《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的浩 大工程,至今已六载有余。去年夏天,笔者参加了中国社会 科学院组织的“青年学者与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学习交 谈活动”,有幸来到陈先生的家。先生的书房里三面是书, 临窗一张写字台,一棵合欢树俏立在窗下。微风吹来,轻轻 掀动了桌上的书稿。书稿上黑色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那么 细致,那么工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叫做心血的东 西传达出来。我们的谈话缓缓开始…… 问:陈先生,您好 !我对您仰慕已久, 今天能有机会与您 畅谈,感觉特别荣幸 !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中, 您是为数不多的 葆有古风的、而且直到老年依然坚持工作的学者之一,在为 人与治学方面一定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陈先生:我很惭愧,我认为,我是不配这个所谓“荣誉 学部委员”的称号的。当然依我看来,也不止我如此,许多 其他有关同志也会这么想的。恐怕只有杨季康先生才当之无 愧,而且听说她也推让, 这当然是谦虚。 知识分子贵在自重, 对于这份不应得的荣誉,我是问心有愧的。现在,谈这些是 多余的话了。 我要指出,我想同你谈的都是一些失败的教训,而不是 什么成功的经验; 失败的教训, 对你也许可以作为前车之鉴。 而且我不想在这里谈众所周知的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说些 实际的事情。可说是卑无高论。 问:那我们就先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吧。 陈先生:我的读书经历是崎岖曲折的。我在入大学前没 有正规地上过学。小时候家里为我和两位哥哥请家庭教师。 我九岁前读的是四书、 《礼记》,还有很多古文、 骈文、古诗, 之后念高小六年级。十二岁 ( 虚岁,下同 )上瓯海中学初中, 因为闹风潮学校停办。次年去永中念书,只上了一年多,因 大哥病故,家里又为我们请家教,读《书经》等。不到一年 二哥又患肺结核,大口大口地吐血,家里又辞退了家教,当 时我大约是十四岁。我只好在家自学,这期间,我看了一些 子书:老、庄、韩非、 《晏子春秋》以至王充《论衡》等, 当时半懂不懂的,但老、庄、韩非与《论衡》给我以很深的 印象,对后来写文章多少起了点作用。特别是老、庄、韩非 子,对激发遐想,开拓思路、提高辩才等颇有好处。 二哥在大吐血中去世,四个月后我就患了同样的病,当 时我才十八岁,一开始也是大吐血,一病就是十多年。生病 是坏事,但约在患病五、六年后,渐渐减轻,吐血的周期由 两个月一次渐渐减至三四个月以致半年,最后停止,身体也 慢慢恢复。这段时间我在病榻上断断续续地读了很多书。主 要是“生活” 、“新知”等书店出版的书,包括文、史、哲、 经等方面,还有“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许多外国文学名著。 后来我把当时所有能得到的马恩的书都读了,还生吞活剥地 啃下三卷本《资本论》 ,每天读三十页,啃了三、四个月。 问:那您是怎么走上俄苏文学研究之路的 ? 陈先生:因为读马恩的书,我对历史上一些问题发生了 兴趣,当时开始写作并发表几篇小文章。 1952 年,我身体基 本好转,报考了北大俄语系,当时并非为了研究俄国文学, 而是想借助俄语学习苏联的史学理论。 问:也就是说,您没怎么上过中学就直接进入了大学 ? 陈先生:是的。那时我已经三十二岁。很巧的是,只有 那一年报考大学不限年龄,我才得以进入大学校门。我是真 正的“大”学生。 问:上大学后应该是主要学习俄语语言与文学吧 ? 陈先生:不,我依然对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四 年间,前三年除了上课外,我都蹲在北大图书馆“善本”图 书室,翻阅了大量历代名人文集、名臣奏疏、地方志、笔记 以及《清实录》等,收集有关史料,并且写了几篇小文章, 长的有两篇,其中之一是《略论 (红楼梦 )的社会背景》 ,大约 两万多字,先后被收入尚钺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讨论集》和人文编的《红楼梦研究论文集》 。另一篇是《义 和团的前史》,发表三十年后又被收入中华书局编的《义和 团运动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