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ptx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国力强盛 海上壮举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 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明成祖 朱棣 一、郑和下西洋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1.出使西洋的目的 思考:明朝前期经济繁荣之后,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何威望“示中国富强”。 二、用中国的货物去交换海外的奇珍异宝。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思考:明朝前期经济繁荣之后,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何威望“示中国富强”。 二、用中国的货物去交换海外的奇珍异宝。 一、郑和下西洋 起止时间 次数 船只规模 随从人员 到达地区 最远达到 观看视频,根据课文71页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一、郑和下西洋 2.出使西洋的规模 起止时间 次数 船只规模 随从人员 到达地区 最远达到 观看视频,根据课文71页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1405——1433年 7次 最多是有200多艘,最少时有60余艘 首次下西洋有27000多人,人员类别十分多样 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一、郑和下西洋 2.出使西洋的规模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修四十四丈(约150米),广十八丈。(约60米) ——《明史·兵志》 战船:长18丈 马船:长37丈 坐船:长24丈 水船 粮船:长28丈 想一想:郑和宝船上可能会装载哪些物资?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 一、郑和下西洋 3.物资类型和用途 3.携带物资和用途 一、郑和下西洋 亚洲 非洲 中国 丝绸 茶叶 漆器 金银 异兽 珊瑚 象牙 宝石 香料 瓷器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友谊之船:慷慨送礼,展现风度 贸易之船:相互贸易,互通有无 一、郑和下西洋 3.携带物资和用途 印度尼西亚 三宝垄 泰国 三宝塔寺 马来西亚 三宝庙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李约瑟(英国)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与西方航海家比较 航海家 时间 次数 首航人数 到达范围 郑和 1405-1433 7 27000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哥伦布 1492 4 90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 3 160 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早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一)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一、郑和下西洋 4.影响 (二)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一、郑和下西洋 4.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 5.条件 思考:郑和能成功实现西洋航行的原因有哪些? 1、物质前提: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2、客观因素:明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3、个人因素: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4、其他因素:统治者的支持。 二、忽视海权 倭寇来犯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明朝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 二、戚继光抗倭 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ane98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