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德、立功、立言”,顺序无差,而立言最难
管理视角看国学( 203 )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 先生说:“伟大呀!像尧的为君呀!高大呀!只有天能 那么高大,只有尧可与天相似,同一准则了。广大呀!民众 没有什么可以指别称说于他的了。高大呀!那时的成功呀! 光明呀!那时的一切文章呀!” 上章孔子强调一个优秀的领袖要“有天下而不与”,把天下当 做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作为谋取自己私利的禁脔,但是, 不谋私利的领导是否就是好领导?非也,因为有些领导尽管 不谋私利,但也无所作为,浑浑噩噩,尸位素餐。 《人民的 名义》中的孙连成区长就是这种类型领导的代表。那么,作 为一个领导要有所作为,应该怎么有所作为呢?孔子在这里 又举出了尧的案例来说明。这段对尧的评价和赞美,前半段 近道家,后半段才是儒家的风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 是讲道,“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是讲德;“巍巍乎!其有 成功也。”这是讲要把德施与民,转换成礼乐刑政的制度体系, 带来国民的安居乐业。“焕乎,其有文章。”是讲他还能给后 世流传下来治国理政的经验,以开万世的太平(朱子和钱穆 认为文章为制度礼仪,制度礼仪见诸文字,我觉得重要的在
于可流传继承。)后面三项,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三不朽”:立 德、立功、立言。
道家和儒家在对德的强调上是重合的,但道家从德向上推, 儒家是从德向下走,所以道家认为是道生德,而且“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认为儒家强调仁义礼智,是因为“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儒家所强调的仁 义礼智是无本无根的。而儒家认为道家的道德是空虚玄远的
(天道远,人道迩),所以强调从日用人伦的修身中而成德。 但从孔子对尧的赞词看,至少在孔子自己心中,认为一个卓 越的领导者是应该从天贯通下来的,而且以天为最高准则和 评判依据。只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至 于孔子为什么不讲天道,是因为自己也不掌握?还是认为对 于大部分人来说“不可语上”?还是认为只有以人道为起点才 能上达天道?这个我们就不好猜测了。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在道家的体系里,就是“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尧的效法天,也是效法天运行的 自然规律,在对天的运行规律的效法过程中成就人的德。而 天地“无不持载,无不覆帱”,“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这样的 大德,一般人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见其外化 的功用,而不知其内在的本质,所以就“无能名焉”,匕所谓“上 德不德”。但它施行于人伦日用, 发用为礼乐制度,又无不中 节,所以能够见之于成功的效用。而且它还能给后人留下宝
贵的经验,使其成功不止造福于当代,还能启发后学,泽被 千秋。
传统中国文化的崇拜对象概括为“天地君亲师”,分析来看, 天之下的地、君、亲、师都是通天的路径和法门,但是文化 的延绵和积累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地君亲师”的作用日渐 强硬和坚固,反而成为通天的障碍,如荀子就强调要法先王, 法圣人,这和西方文化所强调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相 比较,中国文化中的“天地君亲师”崇拜就容易变得保守和固 执,文化积淀转而成为文化僵壳,从而阻碍对自然规律的开 放性、动态性探索。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就学习的顺序而言,是从文从 言开始,而这个文,自然是先圣先贤的“立言”才能有后学用 来学习的“文”学习的过程是从“文”到“行”到“忠信是立言、 立功、立德的顺序,成德之后,再施之于事业,在事业成功 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规律,变成可教育后世的著作、 言论, 这个过程的顺序是“立德、立功、立言”,德是自身的,功是 见诸于当代,言是流传于后世。一定意思上,立言最难。著 述者何其多,但其言论要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叫立言, 无论从大历史看,还是具体到一个行业,能立言者少之又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