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土地产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城市建设与土地产权 ? ? ? ? ? ? ? ? ? ? ? ? ? ? ? ? ? ? 长堤是指东起川龙口(该地名已不存,大致位于今白云路与东川路之间),西至黄沙沿珠江河岸线修筑的堤岸。始建于1900年,竣工于1914年,是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公共工程。主体工程在筑成后分别称为“东堤”、“南堤”(南关堤岸)及“西堤”。[1]20世纪20年代,长堤是广州的交通中枢和商业中心。长堤将铁路、马路、水路三大运输系统相连,沟通了广州的东西两端。东接广九铁路,连接东山、沙河;西至沙基、沙面,直通至黄沙粤汉铁路车站;沿线又有各类码头供船舶“群相寄碇”。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商业发展,东堤集中着酒楼、妓院等声色娱乐场所,南堤是鱼栏、蟹栏、生果栏、咸鱼栏等大宗批发贸易,西堤是各类公司、百货、酒店的所在地,更是“红男绿女”喜好的休闲娱乐场所。[2] 兴筑长堤延续的是张之洞整体开发土地的理念。清末新政时期,长堤分三部建设,首先兴筑的是黄沙段,始于1900年商人的发起,后归并粤汉铁路公司办理;其次兴筑的是南关堤岸,1903年由广东当局成立堤工局负责;最后建设的是沙基段,1910年由堤工局招聘一家英国工程师组成的商行建造。杨颖宇在《近代广州长堤的兴筑与广州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文中梳理了兴筑长堤的缘起、过程及其对广州城市的影响,勾勒出近代长堤的梗概。[3]然而,在官府财政紧张、行政管理权限不清的情况下,由谁来开发及怎样建设长堤是颇具争议的,其中牵涉官府、商人、乡绅、居民及外国人的利益,情况相当复杂。只有探讨各段堤岸背后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长堤何以形成如是样貌。 “见利思争”:黄沙堤岸的兴筑 黄沙堤岸的兴筑与粤汉铁路的倡建密切相关。工程初由宏兴公司承筑,但其利之所在立刻引来粤汉铁路公司的争夺和黄沙乡绅的阻挠,加之黄沙鱼栏反对搬迁,堤岸最终划归铁路公司办理。 黄沙坦地在粤汉铁路确定兴工后开始备受关注。黄沙位于沙面之西,濒临珠江,与西关仅隔柳波涌。该处隶属南海县安利司管辖,是疍民、船户搭棚建寮之地。19世纪90年代,阎闾渐盛,“铺户人家墙楼栉比”。[4]当地居民有开修船铺和鱼栏的疍户、有戏班和龟鸨的眷属、有开杉店的铺户,时人称之“良莠杂处”。[5]河岸散布着仓库、鱼栏,岸前水面密集长筏、舢板和疍艇。光绪二十五(1899)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盛宣怀代表清政府先后与合兴公司签署两份合同,粤汉铁路兴工在即。[6]消息传出,铁路所经的黄沙、芳村附近一带吸引大批商人投资置地,且有“多多益善之势”。[7]如能在黄沙建堤,沿堤泊船起货,能极大缓解珠江河岸的拥挤状况,“于商情大为方便”。[8]投资商敏锐地觉察到黄沙堤岸潜在的巨大商机,“将来开街建铺,另设码头,为湾泊外洋轮船,俾以收回权利”。地方政府支持商人的投资,认为“有益地方,大兴商务,而增国帑”。[9]1900年3月,一群商人以“卢少屏”的名义组设宏兴公司,集资30万元,请筑黄沙堤岸,获得两广总督李鸿章批准。工程东至米埠,西至大坦尾,共长500余丈(约1666.7米),南北长数十丈不等。筑成后每年缴纳官租5000两。[10] 但堤岸工程受到来自多方的阻力,首先,铁路公司以堤岸为铁路“必经之地”为由,欲将堤岸改由该公司办理。1901年5月2日,铁路大臣盛宣怀发咨文给两广总督陶模,其内容有三:①除卢少屏承筑的黄沙水坦500丈外,长堤其余1200余丈,“应归铁路公司承筑,勿令他商承办,以免将来建路时于大局有所窒碍”;②如果卢商办理黄沙不善,“应请仍归铁路承办,勿被他商搀承,免误要工”;③如果铁路公司需用黄沙坦地,每年只分缴官租,“该商不得因公司需地过多,致生事执,亦不得高抬地价,欲收回填筑成本”。[11]可见,盛氏对堤岸“势在必得”,试图控制整个长堤工程。他以一种“施恩”的态度,准许卢商办理黄沙堤岸。条件极为苛刻:不补回工本,只分缴官租,不得高抬地价,稍有不善即收归。他令粤汉铁路总董张振勋(1840~1916)与广东当局交涉。张氏遂活跃在省城,与各方协商铁路事宜。至1902年初,卢商被不断禀控,筑堤工程受阻,陶模命广东善后局、南海知县会同张振勋商酌如何统筹兼顾。[12]同时,宏兴公司内部分裂为两派,相互控诉。3月,士绅余棠熙出面,禀着“两商工本固不可亏,铁路工程又不可碍”的原则调处各方。[13]经过协商,铁路公司做出让步,补回宏兴公司筑堤成本。8月,盛宣怀特派陈希贤、何其坦来粤,会同洋工程师李治等到黄沙勘验,并由粤汉铁路总公司发还卢商8万元。[14] 其次,黄沙地方乡绅“恐堤成将有水患”,阻挠堤岸建设。1900年堤岸兴工之际,黄沙上游九十六乡士绅黄嘉礼等以“阻塞海道”为由反对兴工。黄是南海县人,登光绪甲午(1895)科进士,官授知县。[15]他一直活跃在省城,在反对黄沙筑堤事件中充当主要角色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