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人性的维度-评孙颙新作《缥缈的峰》.docxVIP

触摸人性的维度-评孙颙新作《缥缈的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触摸人性的维度 评孙颙新作《缥缈的峰》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孙颙写就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缥缈的峰》。[1]这部20多万字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试图包容他从事文学创作40多年来对小说和人生的概括性认识。这部在手法和风格上乍看起来延续之前旧作的作品,并不只是有着“总结性”的意义。艾略特认为,现存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新作品的加入,会导致整个体系的调整和变化。如果将孙颙的文学作品视为这样一个“有机整体”,那么,《缥缈的峰》的加入,或可给予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他的文学世界的视点。 这个依然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就的故事,一开始就将读者裹挟入“剧情”——成方为了逃避黑幕交易和婚姻枷锁而流落海外,却意外地遇见了意中人沙丽,虽有意就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却因为要处理沙丽祖父一辈在中国的房产事宜必须回国。回国则意味着成方要面对他当年所逃避的一切——骄蛮的妻子崔丹妮和那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为了私利而欺骗、利用自己从事黑幕交易的大舅子崔海洋,以及种种难题。但其实国内的一切早已发生了成方意想不到的变故……(省略号包含了一时片刻无法言尽的复杂情节,更暗指这部小说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通往蕴藉丰厚的未知境地) 《缥缈的峰》延续了孙颙一直以来探究知识分子命运和归宿的题材,甚至还融入了他早年聚焦的知青生活题材,但很明显这次的切入点更为“高远”——他曾说一直想写与当代知识分子密切相关联的近代知识分子的跌宕命运,这一想法自创作《雪庐》时就已深植。这一次,他借成方回国处理沙丽祖辈的事件,成功地将那一辈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融入作品,虽然并非主线,但在格局上它与知识分子的当下生活两相映照,构成了耐人寻味的“对位”,也隐隐显现了这部小说的立意在于考量人生和历史的走向。作者的这一思想倾向在小说的主体部分,即描绘成方、沙丽、崔丹妮等人的当下生活图景的部分,更是如影相随,化为了底色。于是在处理这部枝蔓丛生的小说时,孙颙显示了一种节制力,这种节制力赋予了小说以思辨性的力量,也使得作品的架构错落有致——诸多线索和人物在他的笔下交错纠结,又条块清晰。成方与沙丽和崔丹妮间的感情纠结,崔丹妮和当年被哥哥崔海洋陷害过的学长赖一仁之间的微妙关系,赖一仁与崔海洋之间的恩怨,以及成方的儿子吴语、赖一仁女儿赖欢欢等下一代人的故事……孙颙没有将笔墨过多地聚焦在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件上,但也非泛泛描摹——那样的作品不会在读者记忆中停留太久,而是有重点地铺展开。他仿佛在细细“编织”这些人物和线索,以期织成他最后想要表达的理念。他甚至借着剧情“荡开一笔”——比如那封赖一仁发给IT公司下属探讨为何要进入竞争激烈的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邮件,以及名为《人类渐进式毁灭》的附件。这一看似的闲笔,起到的实际效果是让读者“出戏”,不再过多地陷入小说人物的是非纠葛,而是适时地跳脱开,在终极层面上看待世事的纷乱。 读孙颙的小说,常常会有“共时”的感觉,这与他的作品中层出不穷的“当下”元素有关。孙颙的作品一贯葆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触角,无论是细节、情节还是题材。这一特点在《缥缈的峰》中尤为耀眼。成方在北京奥运来临时有意制作纪念币的计划、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隐忧及新生IT产业中的细节、私营公司经营的种种内幕……这些我们曾经或正在共同经历的东西,赋予了小说现实的“烟火气”,也凸显了他的小说的另一特质——“当代性”。英国文论家迈克尔·伍德曾说:“如果‘当代’要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它就必须意味着为我们定义或聚焦了时间的某种东西,这东西似乎塑造了我们时代的面目,或者形成了这时代了解自身的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从这个意义上看,《缥缈的峰》中的这些“新生”的“共时性”元素和情节并非作品中“耀目”的装饰,而是作者思考人生走向、把握时代特征的武器——他将它们置于时间的长河中,与过往的历史相互对视,然后辨别和把握我们自身以及这个时代的面目。 “当代性”的根底并不是对当下标志性元素的撷取或对“时事”的关心,而是在处理小说的各种情节和题材时,怀有“感同身受”的体悟之心。《缥缈的峰》细腻地描摹了沙丽为完成祖父遗愿的心心念念,并设置了成方得见沙丽祖父亲笔所写的回忆录等情节。这些都让那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明晃晃地照进了小说中人物的现世生活,而不只是遥远而淡漠的客观臆想。在处理类似的历史事件时,孙颙笔墨中蕴含的现实温度和丰富层次,令身处当下的读者生发出“一时之性情,万古之性情”的感慨,尘封的历史和往事与当下有了对接的路径。 而把持这一路径走向的是孙颙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拿捏和探究。对此,他有着特别的执着,以至于让人觉察到虽然他的小说对“新事”很敏感,但同时又对“太阳底下并无新事”有着终极领悟。所以,如果拨开题材和情节的外衣,眼花缭乱之外,凸显的则是“人性”二字,而这些“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