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曝气内循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李卫东 1 刘云根∗ 2 3 田昆3 梁启斌 2 刘惠芳 2
(1.云南省文山州环境科学研究所,文山,云南,中国 663000 ;
2.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云南,中国 650224 ;
3..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昆明,云南,中国 6502241. )
摘 要 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人工湿地技术已逐步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废水等污染处理过
程中,人工湿地的低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应用与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明
显的技术优势。然而,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极大地限制着其应用广泛
性。本研究通过构建自然曝气内循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以应用与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园污水处理,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自然曝气内循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校园生活污水中氮、
磷污染处理效果高、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染削减抗负荷能力强,本试验研究的自然曝气内循环垂直潜流人
工湿地系统在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技术优越性和应用广泛性。
关键词 自然曝气、内循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校园生活污水、氮、磷、处理效果、水力停留时间
Treatment performance of an auto-aerobic and re-circulating
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2 3 2 2
Li Weidong1 Liu Yungen , Tian Kun3 Liang Qibin , Liu Huifang
(1. Wenshan Prefect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Wenshan, Yunnan, PRC, 663000
2.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South 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PRC, 650224
3. National Plateau Wetland Research Center, Kunming, Yunan, PRC, 650224;
Abstract Since the 1950s, constructed wetland was starting to be applied for domestic,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the advantage of low investment cost, low operation cost,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etc, constructed wetland has its technical priority. However, under the limited removal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e application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 been
stringed. In this study, an auto-aerobic and re-circulating 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