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制动效能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1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制动效能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路面附着系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考虑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和影响附 着系数的因素,建立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制动距离数学模型。与传统的计算制动距 离的方法相比,本文按照制动过程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部分:纯滚动、边滚边滑和车轮 抱死,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汽车制动距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路面、轮胎和滑动率这三方 面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路面越粗糙’路面的附着系数也越大,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 加,道路出现老化,变得光滑,路面的附着性能也随之下降。轮胎花纹在胎面和路面间 切向力的作用下,能产生较大的切向弹性变形,増强了接触面的磨擦作用,提高轮胎的 附着性能。保持滑动率S在15%?20%范围内,制动系统才能够利用峰值附着系数%获 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使制动距离最短。最后,在建立的制动距离数学模型基础上,选 取柏油、水泥、碎石、土路、积雪等典型路面,以马自达1600汽车为研究对象,运用 MATLAB语言对其空载与満载时制动距离与路面附着系数关系进行仿真。得到了在特定初 速度下路面附着系数与汽车制动距离的关系曲线。以我国和国际上主要的制动距离管理 条例为参考依据,选取路面附着系数分别为伊二。.45、驴二0. 35和矽二o?25的较差路 面,对马自达1 600汽车空载与満载时制动距离与制动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得 到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仿真曲线。
汽车的制动效能是汽车制动性能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它是指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迅 速停车的能力,通常以制动距离和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减速度来表征。因此,制动减速度 和制动距离是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制动减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而制 动力的大小则依赖于路面附着系数。制动距离是指速度为vo的汽车,从驾驶员开始促 动制动控制装置时起到车辆停止时所行驶过的距离【1】。制动距离是制动效能最直观 的反映。汽车制动时,驾驶员总是希望踏下制动踏板后,制动的距离越短越好。制动距 离的长短受到制动减速度和路面附着系数的限制。所以,路面附着系数决定了制动减速 度的大小和制动距离的氏短。
汽车的制动效能与汽车的结构参数、道路条件等有关。汽车的结构参数决定了同步 附着系数的大小,进而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道路是汽车制动性能的存在条件,汽车在 路面上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与轮胎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滚动阻力。它的大小一方面 取决于轮胎自身性能,另一方面取决于路面的附着性能。据资料显示121,很多交通事 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路面附着性能低造成的,尤其以湿滑路面的事故率最高。不 同路面状况的路面附着系数不同,提供的附着力就不同,汽车的制动距离也就不一样。 所以,对于不同的路面状况下的汽车的制动距离进行分析很重要。因此,基于路面附着 系数来研究汽车制动效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左曙光【161等人建立了一种用于制动过程的非线性轮胎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 仿真分析,得到了路面附着系数随着路面不平度的变化和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规律。路面不平度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道路的不平整引起了车轮上垂直力 和水平力变化,从而导致了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路面不平度的幅度越大,路面附着系 数的变化就越大。不平路面上,路面附着系数的大小随着路形的变化而变化,随车轮的 速度升高而减小,路面不平度越大,路面附着系数随车轮速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就越 大。
昆明理工大学的韩继光【17】通过设置路面状态参数p提出了一种只需测量制动时 车轮的角速度,就可以自动识别路面状况的方法,并建立了路面状态观测器。运用 Matlab/Simulinkifi言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路面状态参数I」的路面观测 器于路面附着系教的汽车制动舅d眨分析能够实时地辨识出道路路面的状况,可以同步 地确定汽车在制动时的最大路面附着系数及其对应的最佳滑移率。并且能够将汽车制动 时的路面附着系数控制在最大值的附近,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效能和制动安全性。
甘智海’181等人在分析附着系数与滑动率关系的基础上,给岀了制动时的临界滑 移率和最大附着系数,设计了现场测试附着系数的试验方法,可通过牵引车辆的方法測 试轮胎与路面系统之间的附着系数与附着力。
长安大学的江文锋【1明在总结了国内外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研究状况的基础 上,运用BP神经冋络轮胎模型对附着系数进行仿真,并用检验样本在训练好的网络中 进行了附着系数的研究。通过GUI进行可视化仿真。只需在BP神经网络轮胎模型输入 评价指标中的务参数值,省去了繁杂的计算,即可方便的仿真出路面附着系数的数值。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赵林辉[201针对纵向和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