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语文上学期第1周训练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docVIP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语文上学期第1周训练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语文上学期第1周训练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语文上学期第1周训练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 PAGE / NUMPAGES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语文上学期第1周训练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 (一) .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 14、15 题。(11 分) 曲江 ①对雨 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③ 【注】 ①曲江别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朝长安城最大的名胜景色区;玄 宗、杨贵妃常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 (758 年 ) 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 之乱还在持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首联描述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情况,创造出深重压迫的气氛,“覆”为全诗诗眼。 “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述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给予水荇人品化动作,堪称用笔精妙。 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本诗多处用典,暗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抚今追昔中有深邃的感触。 15. 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联合诗句加以剖析。 (6 分) (二) .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 14、15 题。(11 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波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 ② 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③ 。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 古时对船工的称号。 ③《汉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中有“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的诗句。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有关内容的剖析和归纳,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道,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应此行路 途遥远。 B. 颔联运用动静联合的手法,描绘图中情况“有日” “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 辛,但前程光明,将披荆斩棘,一展身手的心志。 C. 颈联视听联合,描绘不时涌此刻诗人眼前的 “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 , 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解的乡思乡愁。 1 D.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 “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回味无穷; 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严寒之意,内蕴诗人悲凉之心。 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 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 ,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想念传达的委宛隽永。 15.简要剖析尾联是如何奇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 6 分) (三) .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 14、15 题。(11 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光阴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贴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 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因为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逝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 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一生,归纳了诗人的宦路过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半,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颔联承首联诉一生感触, “长不用”指一生不是“为郎”, 即是“出守”, 表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诉苦的矛盾心理和对宦途的关怀。 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 点出题目“客舍悲秋”, 写出了诗人借居成都客舍的情况,融悲凉的感情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联合, “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陡然”之意。 E.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吐情怀之作, 叙事抒怀, 感情深邃悲凉, 风格慷 慨悲凉,读来不由令人唏嘘长叹。 15.本诗表露出作者哪些感情?请联合诗句进行剖析。 ( 6 分) 四.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5 分) (1)曹操《观沧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 描绘了海水涟漪、山峰耸立的情况。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叹息道,假如六国爱惜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挡秦国, 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36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