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课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课设计 PAGE / NUMPAGES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课设计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1 教课剖析 本节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 3《稳态与环境》第 5 章第 2 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 递使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一致成为整体,因此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色是本节以致本章的要点和难点。学生 学习本节前已有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构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有关知识,对池塘、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能 量流动有必定感性认识。教课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修养为主旨,第一以生计挑战导入课题,引起学生探究 兴趣,例析研究能量流动的剖析思路,成立能流剖析架构;而后设置问题串指引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建构 能流过程,定性剖析其特色,从而对赛达伯格湖能流数据进行定量剖析,证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向递 减;接着指引学生模拟种群年纪构成图解对各营养级获取能量进行直观表达,从而建立能量金字塔,组织 学生议论“为何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出 5 个?”等;最后创建问题情境,议论怎样应用能流规律 提出个人生活的营养对策以及优化农牧业等生产方式的合理建议。 2 教课目的 知识方面 描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观点, 并指出其研究思路; 剖析能量流动过程和特色;概括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方面 有关能量流动的系统剖析、 数据办理和综合思想的锻炼; 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 本规律解说现象、解决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从能量方面认可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命系统; 认可能流规律对社会生产 实践的指导作用。 3 教课过程 情境导入 先来一个生计大挑战:若是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漂泊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 用水以外没有任何食品。你随身带的食品只有一只母鸡、 15Kg 玉米。 你以为以下哪一种生计策略能让你保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候营救? 策略: A. 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小组议论并说出选择的原由,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是哪一种策略能令人获取最多的能量,从而能维 持最长的时间来等候营救。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择,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定性剖析 系统剖析是“稳态与环境”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点之一。 给出草、兔、鹰这条食品链,学生说出食品链中各生物所属营养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详细成分。 设计问题串:在食品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根源是什么?能量去路又有哪些?”要修业生以观点图形 式写出它的能量根源和去路,并用箭头标示清楚。 教师组织学生疏组议论,并让学生把建立好的观点模型依据营养级从低到高的次序摆列粘贴在黑板相 应地点上,并且在每一个小组中,学生介绍一名代表来解说自己的成就。 屏幕上打出正确的第一营养级的观点图,学生自主对照并作改正。并总结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根源和去 路。根源:生产者经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去路: (1)自己经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 ,开释能 量(消散);(2)随残枝败叶等流入到分解者中(最后经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消散能量) ;(3)有一小部分 有机物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 抛出怀疑:兔子经过捕食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汲取了吗? 引出摄取量不等于同化量,同化量 =摄取量 -粪便量。 总结三个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每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的输入、传达、转变、消散。所以生态系统的 第 1 页 能量流动的定义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达、转变、消散的过程。 经过小组交流合作,回答出 PPT 上的问题并写在教案上: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泉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 2.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3.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在食品链(网)中能量以什么形式传达? 4.能量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5.该食品链可否发生能量逆向流动?或许是循环使用 ? 6.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可否所有流入下一营养级? 经过定性剖析,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色已经呼之欲出。 定量研究及拓展 从定性剖析到定量研究是科学深入发展的必定,由此引出林德曼的研究。指 导学生办理教材 P95 赛达伯格湖能流数据,揭露其“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流特色。 教师指引、总结: 1、能量传达效率 =输入到后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 /本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 2、未利用的能量:未被呼吸耗费,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可依旧存在于生物体 内,也可能以煤、石油等形式存在。 学生思虑议论以下问题: (1)剖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 “流入” 和 “流出(包括未利用) ” 能否均衡? (2)跟着食品链的延长,能量在各营养级的含量上有什么特色?赛达伯格湖的能

文档评论(0)

155****24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