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用WO3的制备与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用WO3的制备与性能 孙启梅,花 亮,陈 雨,金 江,陈航榕,张 华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X省南京210009) 摘 要:利用HCl沉淀法制备WO3,并将其制备成Pt/WO3/C复合催化剂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阴极.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WO3结晶度较好,无杂相存在,Pt/WO3/C复合催化剂中WO3晶粒为50~75nm,Pt晶粒为110~202nm;循环伏安曲线和单电池极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WO3)∶m(C)=3∶1时,复合催化剂Pt/WO3/C的催化性能最好,最大电流密度为50mA/cm2,最大功率密度为90mW/cm2;添加WO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t/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WO3;Pt/WO3/C;阴极催化剂;单电池极化 中图分类号:TQ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627(20XX)06-0010-0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具有无电解质流失、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反应温度低、无噪音、无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在地面发电站、电动车和便携式电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约PEMFC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氧还原过电位较高,大大降低了电池的输出性能.因此,在降低氧还原过电位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7].据文献[2]报道,在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中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将有利于降低氧还原过电位,提高电催化活性.WO3层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和快离子导电性能、尤其是其水合化合物往往具有质子导电性能,同时在酸性条件下亦相当稳定.Zhang等将Pt/WO3催化剂用在催化葡萄糖中,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发觉氧的氧化峰比Pt/C更高;Park等[4-5]将PtRu-WO3和Pt-WOx催化剂用在薄膜燃料电池中,其在抗CO中毒方面优于Pt/C.他们还将Pt-WOx催化剂用在对甲醇的催化上,通过循环伏安扫描发觉对氧的催化起始氧化电位负移,同时正扫氧化峰电流大幅度升高[6];Janarthanan等[7]将纳米WO3-Pt用在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催化上,发觉纳米WO3-Pt对CO的氧化能力增加,从而使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CO能够在较低的电位下氧化,削减CO对电极的毒化作用. 本文利用HCl沉淀法将WO3担载到Pt/C催化剂上,制备Pt/WO3/C复合催化剂.通过研究发觉在Pt/C催化剂中加入WO3可以降低氧还原过电位,同时使氧的还原峰有一定程度的宽化. 1 实 验 1.1 WO3粉体的制备 采用钨酸盐-盐酸分解法来制备WO3粉体,试验采用的无水乙醇、Na2WO4、HCl、均为分析纯.主要反应方程为: 1.2 Pt/C的制备 本文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Pt/C催化剂,C载体为美国Cabot公司生产的VulcanXC-72碳,异丙醇、NaOH、氯铂酸、甲醛均为分析纯.称取一定质量的C载体,在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中超声分散,缓慢滴入氯铂酸溶液,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整反应体系的pH至8~10,搅拌并升温至80℃,缓慢滴加甲醛溶液至过量,恒温搅拌2h使反应完全,过滤、洗涤,将所得试样在80℃下干燥3h,得到Pt/C催化剂. 1.3 Pt/WO3/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首先使Na2WO4直接与HCl反应并将C加入反应体系,使WO3沉淀到C载体上,再通过后移植法将少量Pt担载到WO3/C复合载体上,转变WO3和C的质量比为2∶1、3∶1、4∶1,合成3组催化剂,分别称为1#、2#、3#. 1.4 XRD测试 本试验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的DMax/RB型XRD测试仪,以Cu靶为辐射源,连续扫描采集数据,扫描速率为2°/min,描范围为5°~80°. 1.5 电化学测量 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Pt/WO3/C复合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配制0·5mol/L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以担载催化剂的Pt/C电极(面积为0·125cm2)为工作电极,Pt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线性扫描测试的电位范围为-0·3~1·2V,扫描速率为20mV/s. 单电池极化曲线的测试采用有效面积为1cm2的三合一膜电极(membranceelectrodeassemblie,MEA)组装到单电池中测试.称取一定质量烘干的带有气体扩散层的碳布.将催化剂、Nafion、无水乙醇充分混合,通过微量进样器匀称涂敷到碳布上,并在80℃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