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安玥琦事迹
安玥琦,女,汉族,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
科学专业2013 级研究生。
安玥琦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曾任
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书记、红杜鹃爱心社副社长。荣获 2013 年湖北
省“十佳杰出青年志愿者”、2014 年“洪山好人”等称号,并带领团
队荣获2013 年“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其支教
心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先后采访她的感人事
迹。
与两任国家主席的“接触”
2012 年临毕业前夕,成绩在专业第二的她毅然决定放弃保研,
赴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大水乡大石村华农大石希望小
学支教一年。
2012 年12 月,安玥琦带领队友在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普底乡参
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受到了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2013 年 5 月,她在贵州山区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青年朋
友的座谈会,感受到了无限正能量。她认为“本禹志愿服务队”秉持
“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宗旨坚持十余年,
在社会最基层做这些最平凡却又最有意义的事情,正是青年的责任与
担当。于是,她带领“本禹志愿服务队”成员,向总书记写信汇报十
余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取得的成果与展望。2013 年12 月5 日,
她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她倍感振奋。
—1—
随后,她代表学校出席了教育部学习回信精神的研讨会,让更多人了
解了贵州山区那些孩子们的单纯与她的坚持。
一个都不能少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是所有支教地中条件最艰苦的,从柏油路下车
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好几个山头才能走到学校,没有网络、不
能洗澡、湿冷严寒,她还是当地唯一一名女老师,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她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还教五年级的英语和科学,
以及其他年级的音乐、美术等副课,一周只有不到5 节的休息时间,
备课改作业到深夜已经习以为常,放学后和周末还常常去学生家里补
课,下雨下雪也不耽误。她走遍了班中每一个孩子的家,深入了解孩
子的学习与生活问题。
班中有孩子想要辍学出去打工,她翻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找到孩
子,劝家长、劝学生,还拿出自己的补助给他们买文具和图书,不让
孩子放弃学业。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或者留守儿童,他们不爱说笑、
自闭孤僻,安玥琦总是相反设法地拉着其他孩子一起陪他们玩儿。因
为她的坚持,原来天天逃学的孩子变得乖巧懂事了。一个孩子在作文
中写道,“我笨,很多老师都放弃教我了,但安老师对我仍然耐心,
我以后会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司机帮爸爸赚钱。”2013 年暑假,她还
用自己剩余的补助把想看天安门的孩子带到北京。听说其中一个孩子
患了重病,她在联系帮扶的同时,还号召全队将自己一年的教学奖金
全部捐了出去。
支教这一年,安玥琦用微薄的支教补助先后资助5 名贫困学生,
联系到5 家爱心企业和2 所小学累计捐赠20 台电脑等20 多万元物资。
当时没有网络,她常常步行十多里山路到乡政府才能去收集和发布这
—2—
些公益资讯,十分辛苦。在她的努力下,班上的学生笑容多了,成绩
进步了,期末考试进步到了全乡前三名。孩子们在新年愿望中这样写
“安老师是教过我们的最好的老师,我希望安老师一直教我们。”
“牵挂”,永恒的志愿之情
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六年来,安玥琦结对帮扶20 余名聋哑
儿童,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去盲校和聋校陪小孩子们一起玩。
支教回校后,在学术科研之余,她还努力为山里的孩子召集募捐,并
参与编创演出反映支教生活的原创公益校园剧《牵挂》,将自己的故
事与体验分享给更多的青年。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被她对孩子们的浓
浓关爱与深深牵挂所打动,她班上的孩子们也成为《牵挂》这部剧中
的原型。
她朴素地希望将《牵挂》中饱含的支教志愿者的情怀和精神在更
大的范围中得以传扬,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能一起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
中。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