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分子和原子?重难点分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中会逐渐“消失〞 ,而水却有了甜味等生活现象告诉我们 ,物质芳香油(花的香味源于花分泌出的芳香油)、水、糖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更小的芳香油的粒子、水的粒子、糖的粒子构成的。不仅如此 ,诸多实验如品红在水中扩散、氮气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得到肉眼看得到的液态氮气等 ,都能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我们的科学家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称之为分子、原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一点逐渐得到了证实。教材通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的展示 ,更加有力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大量的事实证明 ,每种物质都是由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大量聚集而形成的 ,如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形成了水 ,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形成了氧气 ,而水和氧气之所以是不同的物质 ,是由于构成水和氧气的分子不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而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又构成了不同的物质。从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 分子的根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times;10-26kg ,分子的直径在10-9~10-10m的范围内(人眼的最小分辩律是0.2mu;m ,是分子直径的200~2019倍)。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通过生活中的现象 ,如湿衣服晒干、花香在空气中扩散;科学实验 ,如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等 ,透析现象的本质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等质量的红糖在冷水和沸水中溶解快慢的实验 ,很容易得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温度越低 ,分子运动速率越慢。
(3)分子之间有间隔。透析生活中的现象 ,给足球打气、40L的标准工业氧气瓶的压力表显示为150公斤时 ,能放出约6m3的氧气;分析科学实验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 ,总体积小于100mL、用注射器抽取空气和水分别进行压缩 ,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物质三态的变化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都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引起的。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 ,遇冷时缩小 ,但分子大小不变。
认识和理解分子的根本性质 ,为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分子根本性质的学习 ,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三态及其转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上述对分子的认识 ,虽然根本上处于物理学科的层次 ,但是它是从化学学科角度形成分子、原子概念的根底。
教学片段一 ——探究分子的根本性质
【探究活动一】计算探究——1滴水中水分子的数目有多少?
提出问题: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times; 10-26 kg ,1滴水的质量是0.05g。计算: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假设全中国有13亿人 ,每个人都日夜不停的数1滴水(假设每分钟数60个水分子) ,估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数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得出:一滴水中约有1.67 times; 1021个水分子 ,13亿人需要大约30000年才能数完。
教师讲述:人们常以“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较 ,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 ,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 ,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 ,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一滴水中的1.67 times; 1021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的紧密排列起来 ,能从地球到太阳绕一个来回。
【探究活动二】探究分子是运动的
教师演示实验:“花开花谢〞。
小花是用滤纸制做的 ,使用时先滴加酚酞试剂(贴“营养液〞标签)。小瓶是废弃的医用注射剂玻璃瓶 ,使用前先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第一个瓶盛放浓氨水(贴 “魔液一〞标签)先放入一次性塑料杯中 ,第二个瓶盛放浓盐酸(贴“魔液二〞标签) ,等小花变红后再放入一次性塑料杯中 ,小花又变为无色。
学生观察实验 ,并思考。
提出问题:“花开花谢〞实验证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答复: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分子是运动的 ,那分子的运动跟什么有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和品红溶液自己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然后将品红分别参加到两杯水中 ,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下问题:(1)为实验的科学性 ,参加两杯水中的品红应该是等量的(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2)水变红再次说明品红分子是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社会《关注新闻》PPT课件.ppt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文课件.ppt VIP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40张英语思维导图读懂高中所有语法知识!赶快收了.pdf
- FES家庭环境量表及评分标准.pdf VIP
-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docx
- 有线电视网络EPON设备综合网络管理信息库(MIB)规范-最新版.doc
- 体例格式7: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3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化学发光杨晓林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公交司机消防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