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16《海上日出》
难点名称
想象十五夜望月的画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是一篇古诗文,虽然之前的学习有所涉及,但并没有系统化地去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抓住诗中重点词需要学生先构思提纲挈领,这个本身就比较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但他们的社会经验毕竟有限,且作为民语言的孩子,对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深刻感受。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引读、齐读、小组读、关键词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感受作者思想情感;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找准诗中关键词。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 识作者
??唐代王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王建的诗句《十五夜望月》。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记得把作者和朝代加上。(板书:十五夜望月 王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读诗意
(一)、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读诗,整体感知
A、诗中点明了哪些意像?
B、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自由朗读,感悟全诗
1.仔细揣摩如何读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后大胆地朗读给大家听。(从朗读的技巧方面,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配乐范读。
3.鼓励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表演。
4.全班配乐齐读。
三、悟诗境
(一)读出“望”之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们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满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摇曳。(板书:白)
2.“栖”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
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我们仿佛听到乌鸦等小鸟一开始被明亮的月色所惊动,扑楞楞地展翅欲飞,声音喧闹,逐渐声音低落下来,最后终于没有声音。?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从侧面写了月色之皎洁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板书:栖)
3.“湿”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湿润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也表明露水轻盈无迹。
??我们仿佛闻到庭院中弥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传说人间的桂花树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的种子落到人间后生长出来的。那么人间的桂花香了,广寒宫里的桂花也应该香了吧。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美妙的联想。(板书:湿)
4.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二)、读出“望”之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
? “秋思”,秋天的情思。说得很含蓄,点而不露。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秋思: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在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板书:秋思)
(三)、读出“望”之表达美。(板书:表达美)
??但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
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叫间接抒情。(板书:间接抒情)
也有一种情感表达方法,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
-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九下语文《儒林外史》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九下语文《战国策与先秦纵横策士》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doc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注小说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精品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文言文二则-学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选设计精选-微课合集.docx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