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合作对策理论及其总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应用.docx

模糊合作对策理论及其总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模糊合作对策理论及其总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合作对策(cooperative game),也称联盟对策,是局中人通过合作共同取得尽可能大的利益的决策分析模型。合作对策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合作对策的解、解的存在性以及如何求解。虚拟企业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多人合作对策问题,而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合作对策的求解问题。 本书主要研究模糊合作对策理论及其在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应用,本章首先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课题的研究趋势,最后提出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模糊合作对策是对策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对策论(game theory),也称博弈论,是研究利益冲突情况下决策主体理性行为选择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即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是“交互的决策论”[1-3]。对策论是一门研究竞争局势的数学理论,以该理论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各种竞争现象,为决策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方法依据。 1944年,美国数学家Von Neumann与Morgenstern[1]合著的经典著作《对策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对策理论的初步形成。该书汇集了当时对策论的研究成果,将其框架首次完整而清晰地表述出来,使其作为一门学科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同时,身为经济学家的Morgen?stern首先清楚而全面地确认,经济行为者在决策时应考虑经济学上的利益冲突性质。该书详尽地讨论了二人零和对策,并对合作对策做了深入探讨,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将对策论加以空前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经济学上,由于对策论数学上的严整性与经济学应用上的广泛性,一些经济学家将该书的出版视为数理经济学确立的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是对策论的成长期,Nash[4-7]发表了四篇论文,提出了Nash均衡理论和Nash讨价还价模型,标志着对策理论新时代的开始。1950年,Tucker[8]提出了著名的“囚徒困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研究对策论的人不再限于数学家,有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为对策论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其中最有名的是Selten[9]和Harsanyi[10]。Selten提出了博弈精练Nash均衡的概念,对动态对策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研究;Harsanyi则提出了Bayes Nash均衡的概念,对不完全信息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Selten一起探讨了均衡选择的一般理论。由于Nash、Selten、Harsanyi等人的努力,对策理论逐渐成熟并进入实用领域。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对策论引发了经济学的“对策论革命”,Nash、Selten和Harsanyi三位对策论专家也因此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0世纪50年代也是合作对策发展的辉煌时期,Shapley[11-12]的Shap?ley值解以及Gillies[13]的核心解(core),都出自这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Aumann[14-23]和其合作者对重复对策、非转移效用对策(games without side payments)、缺原子对策(non?atomic games)和非合作对策做了大量的研究,Aumann也因此与非数理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Schelling[24-26]同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20世纪70年代起,对策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对策论不仅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逐渐与其他理论相结合,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了许多分支,如微分对策[27-28](differential games)、缺原子对策[17-23]、进化对策[29](evaluation games)、模糊对策(fuzzy games)[30-34]等。其中,模糊对策是Aubin于1974年正式提出的,它是模糊集理论与对策论的结合,已成为近年来对策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策论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时,最初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较纯粹的数学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策论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已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核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垂青对策论(除了1994年和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对策论外,James A.Mirrlees和William Vickrey也曾由于在信息经济学和对策论领域的杰出成就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力地证明了对策论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了解对策论的热情,同时也促进了模糊对策的发展。 近年来,模糊合作对策作为模糊对策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