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胡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的老胡同 虽是盛夏 ,却是一个薄阴天气 ,行走在北京的老胡同 ,一 点也不热。 乘暑假到北京逛逛是我很早的心愿 ,现在终于如愿。 随意 坐上一路公交车 ,在东黄城根下了车。随意 Q 着 ,左顾右盼着 , 便在交道口一带看见点儿新奇来 :街边的房屋一律灰瓦短墙 , 古色古香 ;便问自己这是北京的四合院吗 ?看来就是它了 ,既 然现在闲来无事 ,何不寻访一番 ?心下这样想着时 ,脚下便顺 着一个老街口踅进去 ,又踅进一条胡同 ,叫祥福胡同。 在祥福胡同一个气派的门楼前 ,有几个居民在闲聊 ,他们 热情地告诉我这是金王府 ,是当年替皇帝管金库的大臣的宅 院 ,一连三座。我走进大门 ,绕过照壁 ,进了头道院子 ,然后顺着 左边的廊子 ,穿过重重的门 ,又经过两三重院子到了后院。那 廊子小巧精美 ,廊柱和檩椽全部髹以朱漆 ,数百年过去 ,漆色已 旧 ,却依然平静安祥 ,保持着当年的优雅气度。廊柱之间有雕 花板装饰 ,简朴而有古风。 宽敞的院子里有古老的银杏、 软枣 和石榴 ,有棵石榴三根粗藤互相缠绕 ,柔情无限的样子 ,带着叶 间的累累青果 ,直伸到屋脊之上的碧空 ,仿佛要带着他们的柔 情蜜意乘风归去。 一个婆婆告诉我这房子从来不漏雨雪 ,冬不 冷,夏不热,住着舒服。问她原因 ,回答说:这屋顶厚呀 ,上面是瓦 , 下面是木板 ,中间填了特制沙灰 ,二尺多厚 !另一个婆婆说宅子 里有三口暗井 ,都在屋内 ;冬天 ,井里阴风上窜 ,都给盖上了石 板。又说院子地下有地道。 想来当年的房屋主人对世事难料、 富贵易逝是怀有耽忧并做了最坏的防备的。 年老的婆婆告诉我 ,此地是北京城的中心 ,往南是故宫 ,往 西是北海 ,往西北是景山。她每天到北海散步 ,然后买菜回家。 我走出院子 ,抬头望去 ,果然远远地看得见楼群之上露出一大 块青天 ,其下是隐约的树影湖光。 僧王府在豆角胡同 ,也是三院相连 ,但房屋高大雄壮 ,院子 更开阔 ,有王者气象。门楼前有两三株古树 ,浓密的树冠越过 了街道 ,覆盖了对面的房屋 ,树叶类似槐树而非槐 ,约数百年之 物;然而无朽枝虫洞 ,生机盎然。想这古树亲历目睹了王府数 百年的沧桑 ,看遍了人间的悲喜剧 ,它是最有资格评阅人世的。 作为匆匆过客 ,我顿感一个人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 ,有一丝苍 凉掠过心头。 僧王府门前不见石狮 ,但有左右相对的门墩和上马石 ,上 等汉白玉。 门墩为鼓形。 居民告诉我这门墩也有讲究 :武将为 圆,文官为方。 看来这僧王是武将了。 门墩上雕着二龙戏珠图 案 ,这是皇族的标志。上马石则雕着系带如意 ,高三尺、长四 尺许 ,马鞍形。上马石基本完好 ,但有一小块新的碰伤。院内 正在装修改造 ,农民工抬着机械进进出出 ,这新痕大约就是机 械碰伤的。 这些上马石躲过了数百年战火兵燹 ,却难得躲过日 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代化触须的悄然侵蚀。 这些老胡同曲折回环 ,越走越深 ;深处就少了人迹少了车 , 偶一遇见 ,如在梦中。小胡同,小院子,小门楼,精巧爽洁 ,大门紧 闭 ,凌霄、藤萝之类攀墙上院 ,有一种藤类植物开着一嘟噜一 嘟噜的绛红花朵 ,盛开的如喇叭 ,未开的如石榴 ,而初孕者如粒 粒玉珠 ,密叶丛中 ,清风生起 ,花叶轻摇。不知院中人是怎样的 闲逸逍遥呢 ! 这一回我才知道 ,北京四合院跟南方四合院大有不同 ,南 方四合院的结构紧密逼仄 ,正房横屋连成一体 ,天井极小。而 北京四合院却疏朗大方、开阔明亮。立在方正开阔的院子中 四面看看 ,两边是小巧的横屋 ,上面是高大的正屋 ,门楼、横屋 和正屋断开着相当的距离 ,视觉便旷然萧散。 院子里植了花木 摆了养鱼缸。放开脚步随意走走 ,左瞟瞟,右看看 ,让风儿从耳 边轻轻吹过 ,带着花木香气 ,带着远远的鸟音儿。内心便不禁 生出一点闲散的意思。若是带廊子的 ,又平添出一些趣味来。 北京四合院的安排也别具意味 ,大门之后是照壁 ,绕过照壁 ,是 内院门楼 ;然后才是院子。大门楼、照壁、内院门楼和院子每 一道都曲折迂回一下 ,在你眼前次第展开 ,造成重叠繁复、曲 径通幽的印象 ;何况细处又用砖雕、 木刻、 彩绘等精心装饰过 呢?真是“小院深深深几许”啊 !遥想当年 ,雪白窗纸上贴着剪 纸窗花 ,门窗内闪动着珠帘与罗帐的光影 , 则又是一番情趣 了…… 那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衣食住行 的方式与讲究。这方式 ,这讲究 ,与人的精神情趣是血脉相通 的。四合院代表着曾经的生活方式 ,现在成了它遗留的骨骼。 血肉是没有了 ,但意念还是留下了一点。 想当年生活在其中的 人,或富贵官宦 ,或士绅商贾 ;不管什么身份与职业 ,不管什么 性格禀赋 ,他们对生活的想法 ,对待人生的态度 ,为人处事的方 式等等 ,因为受到这居住方式的熏陶培植 ,跟今人怕是会很有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